一本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島移民,三國處處開外掛,一本江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竺好奇問道:“君侯何故愁眉不展。

許定道:“子仲你也是一家之主,當知道維繫一家之艱難,起初我救洛陽的百姓,全因不忍,所以將他們全帶了過來,結果路上不斷有人加入,也因為憐憫而無以拒絕,現在平空多說了三四十萬人,愁呀!”

“呃……君侯是為供養他們而發愁?”麋竺一聽許定的比方,大概就明白了意思。

許定道:“沒錯,雖然我從袁遺那裡弄了二十萬旦糧食,不過那只是十五萬人三個月之有用,現在增長一倍不止,很快就要斷糧了,以我威遠島的財力怕也難以支撐太久。

當然徐州也先後給了我們七八萬旦,這得感謝陶刺史還有子仲。”

“君侯客氣了。”麋竺想了想,然後道:“君侯,我麋家願意捐助5萬旦用於君侯救濟百姓,算是我麋家的一點綿薄之力,希望君侯不要推遲。”

“好好好!那我替所有難民百姓謝謝子仲跟麋家了。”許定聞言大喜。

麋家乃富商,而且是鉅富的豪商,陶謙來到徐州就少不得麋家的支援。

所以為了報答麋家,讓麋竺做了簿曹,主管錢糧簿書。

讓麋芳做了彭城相。

後來趙昱出任廣陵太守後,陶謙又直接提拔麋竺當別駕,為的就是牢牢拉攏麋家,為他的大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

麋竺可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歷史上就因為投資劉備,而獲取巨大的成功。

這一次自然也不放過機會,直接投資起了潛力巨大的許定。

區區五萬旦糧食並不算什麼,而結交好許定,這為麋家又多了一條出路。

麋竺比誰都清楚,陶謙說真的以經老了。

而他的兩個兒子那就是紈絝像,成不了氣候。

陶謙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徐州就不在是陶家的了。

至於以後是誰的不好說,但是有了許定這條路,以後麋家也有了保障。

朐縣靠海,許定的戰船他見過,萬一哪一天徐州戰火四起燒到朐縣,有許定的船,他麋家可以輕鬆快速的撤走保住麋氏一族。

可以說麋竺的打算也極多。

不說麋家,大漢的各大世家都有保命的手段,而且從不會停止這方面的假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