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來不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部分,漢賊,雨來不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實證明,孫堅高估了董卓,董卓逃回大谷關,留下萬人守關,立刻北奔雒陽。
第二卷負笈進京第二百八十章長安籌劃
更新時間:20118182:12:42本章字數:4397
望著關東諸侯畏懼如虎的董軍士卒在自己面前抱頭鼠竄,潰敗如潮,孫堅心不由激奮,梁縣之戰,使得天下皆識孫臺,此戰之後呢?……
可與蓋子英及肩否?
平元年黃巾暴起,由於出身較低,十年時間就在二百石至四百石縣丞之位上晃盪、邁入而立之年的孫堅,迎來了奮起的機會,被相識十載的同鄉朱儁招致麾下,任佐軍司馬一職。
孫堅卒得重用,一心立功,過於急切,被黃巾大帥波才誘而擊之,身被數闖,部曲悉散,藏於草叢之才撿得一條性命。波才實乃黃巾奇才,豫州戰事亦如孫堅這般,大敗、大敗、接著大敗……直至皇甫嵩入豫州,分波才之兵,才見好轉。但,逆轉之勢則是蓋俊的到來,蓋俊一破波才,再破彭脫,兩戰打潰氣焰最盛的豫州黃巾。
孫堅從不否認自己嫉妒蓋俊,他素來自負於人,深信自己才能並不比蓋俊遜色半分,差的只是出身。後來兩人展呈現兩個極端,蓋俊當年升任校尉,年末即為羽林郎將,次年升任北地太守。而他孫堅黃巾之戰亦頗多功勞,又有朱儁照顧,卻只得個別部司馬,碌碌三載,如果不是長沙兵亂,莫說三年,六年也甭想升到兩千石。
就當孫堅以為自己稍稍能夠碰到蓋俊的時候,天下大變,後者利用京複雜形勢,撈得幷州牧,成為一方諸侯,繼而驃騎將軍,兩人間的差距反而更大了。
但他卻從不曾氣餒,堅信自己終有一天會追上來,功夫不負有心人……
時至今日,可及否?
數千荊豫騎兵及萬餘步卒一直追殺到十數里外的大谷峽口,其谷內溝壑縱橫,群峰削立,灌木叢生,可藏重兵,未免受到伏擊,張勳、吳景略加商量,掉頭而返。
當晚孫堅立營谷外,休整三日,等到民夫運來攻城戰具,即刻北入峽谷,至大谷關前。關內董軍將士震恐,三日來,他們每天都處於惶惶不安的狀態,徹夜難眠,士氣低落到極點,但是如今見到對手,反倒不似先前那麼害怕。
和孫堅預想的一戰而下不同,足足攻打半月,折損上萬才順利攻克大谷關。至此,進軍雒陽之路再無阻礙,大漢帝都呈現孫堅眼前。同時,大谷之戰亦正式宣告結束,此戰孫堅以陣亡兩萬五千人為代價,斬一萬八千級,俘敵一萬五千
克復帝都之大功就在眼前,荊豫將士士氣高昂,求戰之心甚堅,但孫堅卻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此時己方已是強弩之末,董卓軍則得到半月休養生息,萬一大軍頓挫雒陽城下,後果不堪設想。遂再次整軍制器,積蓄力量,如大谷之戰前故事。
京兆尹,長安。
董卓為避關東群雄鋒芒,乃至斷絕朝堂內居心叵測計程車人念想,強行遷都長安。長安西漢末屢遭浩劫,光武帝興漢室,百餘年猶然不能回覆西漢時期景象,雖然董卓命人加以修飾,但仍掩飾不住它散的一股破落破敗的味道,除了地方夠大,其他無一處配得上君臨天下的大漢帝國國都這個榮譽。
一輛馬車緩緩行在略顯陳舊的街道,車伕謹慎而小心的注視著周圍。車之主貴不可言,乃是當今國朝除太師董卓之外最具權柄的人,沒有之一。他年約五十餘歲,身量高挑,臉容古樸,頜下三縷長鬚,長半尺有餘,雖閉目養神,卻顯威勢。此人正是大儒郭泰所識、太尉鄧盛門生、太傅袁隗故吏,幷州第一名士王允王子師。
董卓初入雒陽即拜王允為九卿之太僕,繼而守尚書令,前提到過,三公無權,權出尚書檯,尚書令有宰相之權。關東兵起,董卓欲行遷都,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反對,旋即被罷免,王允順勢成為司徒。讓人吃驚的是,董卓並未讓他卸任尚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有輔佐幼帝之責,亦不過加‘錄尚書事’而已,王允卻是司徒兼領尚書令,權位之重可謂自董卓以下第一人。
董卓重用王允,可不僅僅是兩人同出於邊地的關係,而是王允表現出了順從之意,事無大小,皆向董卓稟報,任用之事,全憑董卓做主。這樣一個既聽話又有名氣的人董卓自然會加以重用。
王允所作所為與以前簡直判若兩人,更兼其為袁隗故吏,袁隗全家遇害,而他卻甘為董卓鷹犬,有很多人明裡背裡罵他忘恩負義,王允聞之冷冷一笑,豎子何知我謀?
去年,剛剛到達長安不久,他便一手策劃了舉兵以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