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部分,步步生蓮(回明作者新作)下,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竟因你興文教而欣然投效。”
楊浩微笑道:“路老一生致力學問,官途財運,自然是不放在他的眼中的。”
丁承宗笑道:“不止折帥沒有想到,就是我,當初也沒有想到興文教會得到西北士族這樣的鼎力支援。呵呵,還有太尉發明的那個活字印刷術,遠勝於雕版印刷,對大力推行文教,實有莫大的助益。可笑的是,有人把這門技術傳入中原後,一些士林名流卻頗為不屑呢。”
楊浩曬然一笑,說道:“那些所謂名流,誇誇其談,棄實務虛,哪是真正重視文教的人。那些士林名流認為,雕版印刷刻工精美,那字都是請名士謄抄刻模的,字字都是精妙的書法,一卷書印出來,就是一部精品。而活字印刷,字型千篇一律,粗製濫造,實是褻瀆了學問。
呵呵,可笑,這些士林名流,簡直是買樓還珠,忘卻了書本存在的根本意義,反例是在邊荒地區,能有本書讀,對讀書人來說這是極為不易的事了,反而沒人在乎這些東西,像路無痕那樣的西域大儒,一代代歷盡艱辛,在最困難的環境中口口相傳地向後人傳遞著漢學精髓,才明白活版印刷大大降低了印書成本,對普及書本,傳播學問具有多麼重大的作用,你看著吧,活字印刷,早晚取代雕版印刷,在中原也形成主流。
說到這兒,他沉默了一下,又輕輕嘆道:“自大唐勢衰,吐蕃佔據河西走廊之後,回訖、拓拔氏次第統御這裡,隔絕了西域數百萬漢人與中原的往來,然而,那裡依舊是文教不絕,許多學問精深的儒家弟子在那狼煙四起、處處殺伐,唯尚武力的地方,努力地傳播著中原漢學,歷兩百年而薪火不絕,實是難能可貴啊……”
“大哥,路無痕這等西域大儒競相來投,原本也不在我的算計之內口我之所以重文教,是因為縱然亂世,也離不了文。治國平天下,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口專文而棄武,則趨於柔弱,任人欺凌口專武而棄文,縱然綺仗強橫的武力逞威於一時,結果仍是能立而不能治,戰亂連綿不休。
縱然開拓期間武力顯得更為重要,通盤運籌、策劃全域性的人也必然應該是站在一個脫離於武力的更高點,而不是為戰而戰的人。武功是術,文治是道,唯有以道御術,文武並用,宏圖大業安有可期。這才是我重視文教的根本原因,至於西域士林名流競相歸附,倒是意外之喜,事先連我也沒有想到。”
折御勳默默點頭,索然一笑,輕輕地道:“這就是我和仲聞不如你的地方了。正因為你看的比我們遠,才能赤手空拳打下這片天地,而我們,縱然繼承了祖宗基業,可是……”漫說開拓,就是守成,嘿!也嫌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丁承宗和吳娃兒對視了一眼,吳娃兒姍姍起身,嫣然道:“折帥,奴家去吩咐一聲,備幾味精緻的酒菜,折帥和我家老爺許久未見,今日一定要喝個痛快才好。”
丁承宗也微笑說道:“我手頭也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理,折帥與我家太尉且品茶寬座,承宗去處理了手上的幾件事務,待酒宴齊備,再來奉陪幾杯,呵呵,告辭。”
二人尋個由頭,各自告辭,廳中頓時只剩下楊浩和折御勳兩人,楊浩這才一斂笑容,傾身說道:“大哥此番來,似乎心事重重,莫非府州那邊遇到了什麼為難之事?”
折御勳有苦難言,欲言有止。
他的確遇上了為難之事,可這事兒卻是和楊浩無法啟齒的。自剷除死對頭李光睿,府州外無戰事,著實安泰了一陣,也有了些興旺的意思,可是這種因為和平而換來的發展契機,卻遠不及同樣處於和平之中,卻大力革新的楊浩。
楊浩興工商,重文教,扶農牧,給各行各業製造了大量的盈利機會。商人逐利,這就使得各種社會資源必然向他的轄地流動,相應的,近在咫尺的府州競爭力不足,便成了資源流出方。府州只有一州數縣之地,無論是農耕還是蓄牧的底子都很薄,商業賦稅是他的一塊重要收入,然而楊浩得了麟州,使得他這一塊收入也銳減。
因為商人往來,許多品種的稅賦,在一個統治者的轄地內只可能繳一次,而不會每至一城都重複繳納,這樣一來,麟州成了楊浩的轄區,西域來的商人在夏州繳了稅,就會選擇鱗州做為北!、上契丹或南下宋國的出入口,而不必跑到州府去再繳一次稅,從契丹和中原的客商自然也是如此選擇。
商人獲得了利益,繁榮了他們經營、流通區域內的地方經濟,然而政權獨立的府州卻因此在經濟上遭受了重創,這是誰事先也沒有預料到的口折御勳能對楊浩怎麼說?楊浩沒有使用任何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更無心對府州進行挾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