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部分,步步生蓮(回明作者新作)下,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竟然耐心等待了數年之久,直到趙光美蓄積兵器、收買廂軍將領,意圖謀反的事情暴客,才以此為鍥機,展開了一場大清洗。
楊浩面臨的也是這樣的局面,而且比趙光義所處的環境更加複雜,趙光義好歹是接手的皇兄趙匡胤苦心經營十年,已經走上正規、制度健全的一個政府,而楊浩旗下的人馬不但民族成份複雜,而且大多是舛傲不馴的一方諸侯,人人有兵馬有地盤,而且彼此間大多有些夙各,較之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前更加危險。
如果他向拓拔氏集團妥協投降,依託這支最強大的力量,的確能夠暫時保證西夏的安定,但是代價卻也是更大的,一方面,把有限的!源儘量滿足拓拔氏權貴的需要,就合把其他剛剛征服的部族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去,而西夏雖已立國,拓拔氏貴族們卻並沒有這種覺悟,他們擁護順從的仍然是舊的統治體制,一種類似於可汗制的部落聯盟政權「他們需要最大的自由度和充份的權力,這樣早晚有一天,各種矛盾衝突一朝激化,火化爆發,坐在火山口上的楊浩就會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
因此楊浩也需要一個契機,一個可以名正言順地剝奪拓拔氏貴族兵權的契機,所以他才一手導演了這場內亂,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向趙光義釋放煙幕,在迅速以武力一統河西之後對其加以整合,才是楊浩想要達到的最根本目的,他只是把兩個目的用同一種手段來實現而已,這也是他向丁承宗學習經商之道學來的狡獪之處:任何一筆投資,一個手段,都要爭取其利益最大化。
但是楊浩並沒有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