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萬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拆遷問題,大國工程,和光萬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餘總,這個問題,咱們會後再討論!
涉及到大宗土地置換,不是我們在做的各位能夠決定的,需要經過常委會討論透過才行!
咱們還是繼續開會!
楊市長,漁民新村的拆遷工作進行的怎麼樣了?”
“已經有百分七十的住戶簽了拆遷補償協議!
有十二戶裡只有老人和孩子,當家做主的不在家!
還有五十八戶對補償方案不滿意,所以沒有籤拆遷補償協議!
五十八戶不滿意的,其中有十五家純粹屬於獅子大張嘴!
另外四十三家則是因為他們剛剛購買了村裡開發的小別墅,所以感覺統一按照人頭補償住房面積不公平!
我認為應該對那剛購買了小別墅的四十三家,做出適當的補償!”楊亞斌工作做的很紮實,彙報起來條例清晰,側重點明確無誤。
不愧是一步步打拼上來的國家幹部。
彙報工作,非常有條理性,,先回報工作成果,然後是原因分析,最後是建議。
這樣的彙報,哪個領導不喜歡?
“餘總,關於這件事,你們怎麼看?比較拆遷補償款都是你們掏!
所以,還是你餘總拿主意吧!”張華笑著把問題拋給餘慶陽。
其他領導,都面帶微笑的看著餘慶陽,看著餘慶陽多花錢,他們就感覺心情愉悅。
“楊市長說的那些小別墅,我們公司之前就留意過!
按照道理來說,適當的給予額外補償也是應該的!”餘慶陽沒有在意濟州市這些領導的惡趣味,笑著說道。
心道,我就是不差錢,你們能咋滴?
漁民新村的房子有三種情況,這個餘慶陽早就安排人摸過底了。
李林他們十多個人在濟州,可不是光建指揮部,配合設計勘測地形的。
早就把老運河文化長廊涉及到的地塊,地上物的情況摸排了一遍。
漁民新村的房子,有三種情況,最初一批房子是國家建造,無償分給他們住的,然後還有一批房子是他們自己建的,在老運河堤岸上,隨意搭建起來的茅草房。
這個真的是茅草房,用高粱杆,稻草搭建起來,然後外面糊一層泥巴,就成了他們的房子。
好一點的會用去撿一些破轉爛瓦來建房子,反正都那種風大一點就能吹倒的違章建築。
最後一種情況,就是剛才楊亞斌說的,小別墅。
這些小別墅剛剛建成不到十年,是漁民新村的村委開發的,購買者,也都是漁民新村的村民。
人家剛買沒幾年的小別墅給拆了,拆也就拆了,可要是和那沒花錢買房子的,那些隨便湊合弄個茅草屋的一個補償標準,心裡肯定不平衡。
單獨補償一下,也合情合理。
“那餘總認為補償多少合適?”
“全額補償肯定是不行,那樣那些簽了協議的肯定又會有意見了,我看就一平方補兩百塊錢吧!”餘慶陽想了想,開口說道。
一個平方補償兩百,這個可不是餘慶陽胡亂說的。
那些小別墅的建造時間是九三年前後,那個時候,二層別墅的建造成本,一平方也就三百塊錢左右。
地皮是國家的,國家無償劃給漁民新村的土地,所以不需要補償土地款。
“行,就按照餘總說的,楊市長你那邊再督促一下,人家餘總的拆遷補償款都打到專用資金的賬戶上了!咱們也不能掉鏈子!”張華對這個補償金額也比較滿意。
“是,市長,我回頭把會議精神向拆遷工作組傳達。
一定督促他們儘快完成拆遷任務!”
“楊市長,我認為你們拆遷工作組可以在過度費上做一做文章!
咱們現在的過度費是每人每個月一百塊錢!
你可以告訴他們,早一天籤協議,早一天搬走就能早一天拿到過度費。”餘慶陽建議道。
一個人一個月一百塊錢,可不是小數目了。
漁民新村的一些跑船的,那些內河駁船,一個月工資也就四百塊錢左右,還不管吃。
所以能夠多領一個月過度費,對那些漁民來說,吸引力很大。
要知道,漁民新村基本上就是計劃生育的荒漠。
陸地上的農民兄弟為了超生,還需要天南海北的去打游擊。
漁民根本不需要,這些漁民雖然在陸地上安了家,但是大多數都還從事捕魚,或者航運的工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