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百六十四章 出海,洛河鬼書,人面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湯顯得有些無奈:“我算錯了風季開始的時間,如果明天再不回航的話,就進不了內海了。”
師父疑惑道:“風季應該還沒到吧?”
就聽老湯說:“你有多長時間沒進過內海了,那裡的風季和外海是完全不一樣的。好啦,既然來都來了,那你就跟著我上船吧。”
後面這句話是對我說的。
我指了指身後的盧勝材和雲裳:“他們和我一起上船。”
老湯頓時蹙眉:“你身邊這兩個小夥計,也是你們那個行當裡的人嗎?”
我點頭:“他們不會讓你失望的。”
“當然不會,”老湯沉了沉氣,望著我身後的盧勝材和雲裳說:“那他們也一起上船吧,反正就是多準備兩套餐具而已,別的也沒什麼。”
說完,他便朝遠處吆喝一聲:“船工,你負責運送物資,我得帶著咱們的新朋友上船。”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面板黝黑的大漢朝老湯揮了揮手,意思是說剛才老湯說的話他聽到了,隨後他便在肩膀上搭一塊白毛巾,幫搬運工們運貨去了。
老湯則引著我們超過送貨隊,來到了一條周身塗滿白漆的帆船跟前。
這是一艘老式的大木船,放眼望去,整個船體看起來非常厚實,但也格外笨重。
看到眼前這條船,我不禁有點詫異:“不是機械船?”
老湯衝我樂:“當然不是,內海和外海不同,機械船在那種地界是吃不開的,想要在內海航行,只能用這種老式木船,你可別小看這條船,她走過的風浪,比你吃過的鹽還多。”
說話間,便有兩個船員模樣的人快步走了過來。
看到這兩人身上的老式水手服,以及裹在頭上的布巾,再看看到處都是木色的船隻,我突然有種怪異的錯覺,好像自己穿越到了歐洲大航海時代。
其中一個人過來以後也不多話,一口氣拎走了我們幾個的所有行李,便匆匆忙忙去了船艙。
另一個人則留了下來,他先是在我們三個身上分別打量了一下,並在多看了雲裳幾眼之後,才轉頭去問老湯:“作戰人員?”
老湯點頭:“還記得我向你提過的老杜麼,這是他的弟子。”
說著,老湯又側過身子,讓船員的視線能夠直接落在我師父身上:“他是老杜。”
聽老湯這麼一說,船員的眼睛裡頓時綻出了光,他一個箭步衝到我師父面前,不由分說就握住了我師父手:“我經常聽大副提起你,聽說你是一個法力高強的僧侶。”
“不是僧侶,是道士。”師父糾正道。
當時我師父說到“道士”這個詞的時候用的是中文,其實英文中有道士這個詞:Taoist,或者Taoistpriest。
要是換成我,我在說到道士這個詞的時候,肯定也不會轉換成英文,那本來就對漢語的音譯,而且這種音譯還相當不地道。
對方沒聽懂我師父的話,一臉懵。
老湯湊過頭來向我解釋道:“這小子上船沒多久,沒見過世面。”
我隨口一問:“在你們西方國家,聽說過道家的人應該不多吧?”
老湯的回答倒是超乎我的預料:“比你想象的多,基本上只要是個對華夏文明感興趣的人,都知道它。”
說著說著,老湯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語氣頓時嚴肅起來:“在咱們這條船上,不問國籍,不問信仰,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我點頭:“就應該這樣。”
這時那個船員正撓著頭皮往船上走,表情十分疑惑,也不知道我師父又對他說了些什麼。
老湯回身朝師父和喬三爺招招手:“離起航還有一段時間,你們好好地道個別吧,真出了海,這三個孩子不一定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了。”
說罷,老湯就招呼船員一起去了船艙。
師父和喬三爺也踏上甲板,與我們道別。
從小到大,我只和師父分開過兩次,一次是在靜雲山的時候,我住在別院,師父一直在靜雲山附近活動,只有早上晨練的時候才能見我一面,第二次就是我在陰都上學的時候,我住在陰都,師父住在淘沙溪,平均一兩個月才能見上一次。
這是第三次,而且我們都知道,等到帆船離港,我和師父怕是要有很長時間都見不上面了。
師父又開始了他的囉嗦,反覆囑咐我上了船以後一定要守船上的規矩,東西別亂吃,話別亂說,照顧好雲裳和盧勝材,擔起自己的責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