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 推己及人,重生大唐之機器貓,玩具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怎麼可能比不上那個弒兄殺弟囚父,奉行著“兄弟妻,更誘人”的李世民!
“王爺真想聽魏某人說實話?”魏徵知道年輕人,特別是小孩,是最受不得激的,所以他便激將道。
“當然!”雖然李泰也想到魏徵不會有什麼好話,但這一刻他能說不聽嗎?
這不是說明了他的確比不上李世民嗎?
“那臣就斗膽一說,還請王爺不要怪罪!”魏徵沒有立即提出他的意見,反而先說了一句。
“說吧說吧!無論待會長史你說什麼,本王都不會怪罪於你,請長史把想說的話一次過說出來,免得憋在心裡難受!
而且長史如果說得有理的話,本王還不吝賞賜!”
魏徵根本就不在意李泰的賞賜,只是輕輕笑了笑就道:“那下官就直說了!”
“自從下官見到王爺後,就一直在仔細觀察王爺,想看看王爺的品行如何,可結果卻令下官大失所望……”
李泰雖然早就猜到魏徵不會有什麼好話,但聽到這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本王的品行不好嗎?”
說完腦袋還轉了轉,往左右望了望李英和謝麗倩兩女,見她們都搖晃著腦袋,如撥浪鼓一般,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而望向魏徵,那眼神彷彿在說,本王品行槓槓的!
“王爺能讓下官把話說完嗎?”魏徵不但沒有搭理李泰,還反問了他一句。
“你說吧!”李泰面帶不愉道。
他現在總算知道為什麼魏徵這麼不討喜了,實在是他的性格太一板一眼了,絲毫不懂得變通!
魏徵得到回應,便繼續道:“……下官不單大失所望,還有些憂心忡忡呀!
王爺作為皇族,不但沒有奉行節儉以為天下表率,反而還小小年紀就奢靡無度,終日耽於逸樂,不勤於學業。
王爺須知秦二世而亡,而今我朝建國不過九年,大唐還處於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處境,外有突厥諸族虎視眈眈,內有梁師都和各地零星的反抗,再加上近日我皇實施新的宗教策略,使得民怨沸騰,朱雀大街到現在還人滿為禍,多少人躺在大街不滿我皇的旨意!
不單如此,還有人到處散播流言,惟恐天下不亂,弄得整個長安亂象紛呈,一個不好大唐這個初生的嬰兒就會從此走向衰亡!
在這個時候,王爺非但不關心國家大事,不好好學習,反而還在這大排筵席,浪費國家好不容易得到的糧食。
這也就算了,可能是王爺年紀小,不懂得農民的辛勞,所以才浪費糧食,但終日到處亂跑,和宮女互相嬉戲又該作何解釋!
這是一個王爺該當做的嗎?
難道忘了前朝是怎麼滅亡的嗎?煬帝他就是像你現今這般,所以才死的!
你不但不引以為鑑,居然還重蹈覆轍!
還有,由於王爺你的縱容,使得這王府裡的宮女都不懂得尊卑有序……”
說到這魏徵望向了李英和謝麗倩,那意思不言而喻,所謂的宮女指的就是她們倆。
然後瞧見她們有些慌亂地走到了李泰的身後,重新站好,這才繼續道:“她們居然還敢和王爺同桌進食,簡直就是不分尊卑,《孟子·滕文公上》有記載:“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這句重點說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每一個人都有他該要去遵守的規則。
也只有每一個人都遵守著對應的規則這世界才不會出現混亂,才能有序執行!
可剛才,下官見到的卻是一副不分尊卑,不懂禮儀,如同禽畜的畫面……”
本來李泰已經很生氣,在聽到這句更是恨不得劈了魏徵,把他撕成碎塊去餵狗,讓他知道什麼才是禽畜。
就在他雙目通紅,要把想法付諸行動時,他突然想起了李世民。
在歴史上,魏徵可是多次勸諫李世民,把李世民惹得惱怒極了,可李世民卻不但從未對魏徵動過手,相反還每次都根據他的諫言來改正自身的錯誤。
所謂的“以人為鑑”,李世民不只是說說而已,他是真正的身體力行,是一次次被魏徵氣得不要不要,然後又一次次的改正所成就的佳話!
而且後世不少皇帝都向李世民學習,可真正能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沒有。
當然,李世民不懲罰魏徵並不代表他不介意魏徵的所作所為,相反,他一直把怨恨藏在心裡,直到魏徵死後沒了用處,他才終於出手,隨便找了個理由就派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