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3部分,北洋1917,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信任的步兵指揮官。

如果說馮曼施坦因是一位德國貴族出身將門世家的參謀長的最佳人選的話,那麼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陸軍上尉則成為替鐵甲1支隊2分隊衝鋒陷陣摧城拔寨的最佳王牌人選。…

鐵甲duli1支隊2分隊的分隊長馮。倫德施泰特原本就是一位很正直的軍官,他出身於一個軍人世家。他家族的軍人生涯已經延續了850年之久。他的父親先是一名驃騎兵少尉,後來升到少將。當青年龍德施泰特在格羅斯利希費爾德的高階軍校畢業之後,就於1892年被派到駐卡塞爾的步兵第八十三團見習。一年後,他晉升少尉,年僅18歲。

1900年,龍德施泰特晉升為中尉團副官,三年後,被送往軍事學院學習。1907年晉升上尉並調總參謀部工作,後來調任步兵第一七一團連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任預備第二十二師參謀。1916年秋晉升少校,並任喀爾巴阡山某軍首席參謀官。

參謀出身的馮。倫德施泰特中校如果要選一個自己在鐵甲2分隊的代理指揮官的話,會選擇馮。曼施坦因上尉,而要選擇一名帶領部隊衝鋒陷陣或者斷後突圍的指揮官的話,最佳人選毫無疑問是隆美爾上尉。

年僅21歲的隨身副官君特。布魯門特里特當然也是中校的摯愛,在馮。倫德施泰特看來,自己的副官論勇敢、忠誠和智慧絕不輸給馮。曼施坦因和隆美爾,難得的是,布魯門特里特和馮。曼施坦因上尉、隆美爾上尉之間都能相處的不錯。

“埃爾溫,弗裡茨的觀點難道你不贊同?”分隊長馮。倫德施泰特在一旁眉頭微蹙的問道,其實在中校看來,以隆美爾上尉的眼光,沒理由會看不出馮。曼施坦因上尉說的很可能就是目前聯軍改變戰術的真正原因,難道說,隆美爾為了意氣之爭,打算睜著眼睛說瞎話來質疑曼施坦因上尉?

分隊長這麼一開口,在場的眾人都把視線集中到了隆美爾的身上,顯然不管中校的副官君特。布魯門特里特年輕氣盛的說什麼,至少中校是已經有點接受了馮。曼施坦因上尉的看法,協約國聯軍改變戰術,像一口氣拿下哈爾科夫,不是因為對方援軍抵達後力量增強了,反而是對方兵力薄弱不得已而為之的舉動。

“馮。曼施坦因上尉的觀點我並非不贊同,只是在我看來,哈爾科夫當面的敵人並沒有真正改變打法,他們想拿下哈爾科夫而不是圍城打援,原因在於對方不肯進一步拉長迂迴部隊的後勤保障線,哈爾科夫處於幾條大河交匯的區域,周圍森林和沼澤溼地遍佈,敵人顯然是在兩翼迂迴的作戰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難,才想投機取巧的拿下哈爾科夫,直接透過鐵路和公路進行補給和運輸保障!”

隆美爾上尉的一番話讓車廂裡陷入了沉默,這個小個子的27歲英俊上尉素以德軍中的拿破崙自居,當然隆美爾從軍之初擔任的也的確是炮兵部隊的排長,即符騰堡皇家陸軍第3野戰炮兵團(即德意志帝國陸軍第49野戰炮兵團),之後才從步兵第27師的野戰炮兵團轉入了步兵第124團。

在王庚前世,隆美爾的軍事能力受到多位軍事學家的推崇與批評,包括其親臨前線所發展出的靈活機動戰術、對軍中同僚過於嚴苛和難以相處、行事莽撞、未重視後勤與戰略觀狹隘等都有許多爭議,甚至有人認為其傑出能力不過僅是英軍不承認敵軍士兵的素質,而將隆美爾吹捧為軍事天才的說法。除了軍事能力外,隆美爾也以人道警神對待敵軍士兵、並拒絕了殺害猶太裔和英國突擊隊戰俘的命令。

隆美爾上尉的一番話讓在場的2分隊指揮部的軍官們在沉默後又都竊竊私語起來,顯然不少人和分隊長一樣更願意接受馮。曼施坦因上尉的觀點,而不是隆美爾這種為了彰顯自己的別具一格而有點牽強和生硬的判斷,不過隆美爾的觀點顯然獲得了邊上的布魯門特里特中尉的支援,這位分隊的的年輕副官忍不住介面道,“隆美爾上尉說的有道理,當面的聯軍並不是兵力不足而要拿下哈爾科夫,對方擺明了是對兩翼迂迴所遭遇的困難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想投機取巧拿下哈爾科夫從中路打通後勤保障和運輸線,而且,有了要塞作為屏障,對方能更好的貫徹吸引我軍主力集結到哈爾科夫城下決戰的企圖!”

“其實原因是什麼並不重要,關鍵的是結果如何,鐵甲支隊的首要任務是保護鐵路線,而消滅迂迴到南邊的敵人是保護我方鐵路線的最佳打法,收從哈爾科夫以南到克拉斯諾拉得就有近80公里的鐵路線需要保護,我們如果守株待兔光靠這一列鐵甲列車是無論如何支應不過來的,所以我建議奔分隊應該主動出擊!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