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遠一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8章 親自示範,全能神醫,玄遠一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似曾相識不同於既視感!
既視感是一種生理現象,也稱幻覺記憶,指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彷彿在某時某地經歷過的感覺,也叫海馬效應。
既視感是真實存在,有科學解釋的東西,不屬於靈異事件,只是大腦的想象力裡曾經有浮現過類似的場景罷了。
或者說既視感來源於大腦的聯想,它聯想出這個畫面。
陳堅此時出現的似曾相識的感覺,自己十分清楚,這種感覺並不是來源於自己的想象,來源於自己未見過的畫面。
而是來源於自己曾經見過,類似的畫面的感覺!
準確的來說,是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就好像是在哪裡見過某個人,卻只是一面之緣,並沒有深交,又一次見到的那種感覺,更類似於見過,卻又想不起在哪裡見過的那種感覺。
只是,由於漢字的博大精深,又可以用幾個字,來概括形容,所以用似曾相識這個詞來形容罷了。
儘管倫道夫說了不讓康斯坦丁繼續胡猜,可在這種時候,沒有任何方向的情況下,開開玩笑也是無傷大雅的事情,同時還可以讓人放鬆一下,康斯坦丁接下來又胡猜了幾個說法,倫道夫只是笑著沒有說話。
不過,陳堅此時卻是對康斯坦丁的胡猜,完全沒有聽到,因為陳堅此時已經很肯定,自己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的確是畫上表達的某些內容,與自己見到過的某個場景,是十分相似的。
陳堅一直在思考和尋找這種熟悉的感覺來自於哪裡,自然也就沒有聽到康斯坦丁的胡猜。
倫道夫首先注意到了陳堅的沉默,同時發現了陳堅的沉默,是在聚精會神,立刻衝康斯坦丁做了一個安靜的姿勢,示意康斯坦丁不要再多說話,以免打擾到陳堅。
時間不長,也就十幾分鐘的時間,陳堅終於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同時也回過神來。
毫無疑問,這代表陳堅已經想到了,自己這種似曾相識的熟悉的感覺,來自於哪裡,與第四組圖中的哪些內容是相似的。
倫道夫和康斯坦丁都沒有說話,目光卻是聚焦在了陳堅的身上,同時眼中充滿了詢問的神色。
顯然,倫道夫和康斯坦丁都想知道陳堅到底想到了什麼,才露出了這種如釋重負的神色。
陳堅笑了笑,說道:“看到了第四組圖中的一點細節,不知道羅斯家族以前有沒有看出來?”
“什麼細節?”倫道夫立刻追問道。
“這個黑點到底是什麼,目前沒有任何的方向。”陳堅指了指圖上的黑點,說道:“可是,你們看這三條黑線,這三條黑線的刻畫是不同的!”
聽到陳堅這話,倫道夫和康斯坦丁,立刻看向了與黑色圓點相連的三條線。
這三條線,其中兩條基本是相同的,分別與對峙的雙方連線到了起來,另外一條,則是在正中間,從黑色圓點一直連線到了木板的底部邊緣。
“雖然是三條線,可卻是有兩個不同的指向。”康斯坦丁沉吟了一下,說道:“與對峙的雙方連線的兩條線,可以看做是同一種,是一個指向,另外一條線,從黑色圓點連線到了木板的底部,也就是這組圖的地步,可以看做是另外一種,也是另外一個指向,是這個意思嗎?”
康斯坦丁最後一句話,無疑透露出了他的不確定,因為康斯坦丁其實很明白,這三條線分為兩個不同的指向,其實並不能算是細節,因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三條線,區分為了兩種不同的指向。
能夠一眼就加以區分的不同,自然算不得是細節。
“你這個分析,我也是贊同的,可並不是我說的細節。”陳堅說著話,用手指在山洞的地面上畫了一個圈,說道:“這代表圖中的黑色圓點,你們仔細看!”
毫無疑問,陳堅接下來要讓他們仔細看的,才是重點,才是陳堅所說的細節。
只見陳堅畫了一個長方形的框架,這代表的自然是第四組圖的邊緣位置,緊接著,陳堅從最下面的邊線,開始向上畫,直到與那個代表黑色圓點的小圓圈相連線起來。
不過,陳堅畫這條線的時候,所呈現的結果比較明顯,也就是在邊框底線的時候,用力比較大,手指與地面是完全接觸的,而越向圓圈方向延伸這條線,用力越輕,同時手指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也就越小。
這就導致了很清晰的一個結果出現,這條線的刻畫,從開始到結束,也就是從邊框底線到圓圈,痕跡越來越淺。
而且,這條線的寬度也越來越窄,因為陳堅手指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