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匡亭大戰,三國凨,破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武的唐凨成功取下東海之際,江淮的袁術也正在謀算著意圖奪取兗州。

孫堅臨死前,袁術的軍勢已經達到了一個高點,除了南陽郡外,袁術還掌握著豫州的潁川、汝南、陳國、沛國,司隸的河南,而他主攻的物件是劉表,意圖橫跨荊豫兩州。

萬萬沒想到的是,猛虎孫文臺竟然殞命於荊州,這打亂了袁術的全盤計劃,兗州劉岱敗亡,曹操獲取兗州為時未穩固之際,袁公路決定轉而北上攻伐曹操,先跨豫兗也相當不錯。

袁術於是召集文武,對眾壤:“我欲趁曹操羽翼未豐,兗州不穩,興兵討之,君等以為如何?”

從事韓胤道:“主公,曹操新得兗州,雖然立足還不是非常穩固,但是其實力業已起來,我軍長途跋涉,又恐袁紹助之,還需從長計議。”袁術一聽眉毛一皺,笑容頓時僵住了。

“主公,我軍去年左滅孔伷,東拿沛國,可謂左右逢源,孫堅敗於劉表,其士氣正盛,不宜與劉表大戰,而曹操,則還並沒有全部佔領和穩固兗州,此時打他,正是時機也。”紀靈興奮的出列自通道。

袁術見大將紀靈所言正中下懷,喜道:“曹阿滿素有大志,如讓其坐穩了兗州,實力看漲,於我軍不利,宜乘時討之!而袁紹自有公孫瓚牽制,自顧不暇,那遠在東方的唐遠際可是攻伐積極,我豈能裹足不前,如此機會我豈能錯過,況且我若得兗州,扼大河一拒袁紹,進退自如,徐圖大事,則下可定也!”

“張勳,橋蕤為大將,率兵三萬為前鋒,我自領大軍隨後,紀靈留守。”

“主公,何以令某留守,我想替主公打敗曹操,拿下兗州。”紀靈顯得有些不甘。

“紀靈,你留下來鎮守,我才能放心。”

隨即袁術從南陽整軍出發,途經豫州後進入陳留,決定把主力部隊駐紮在了封丘,同時派劉詳率領一部分軍隊屯兵封丘東北的離狐。

袁術的意思是這樣的,他打算兵分兩處,互成犄角之勢,不管曹操進攻哪裡,都能首尾相應,兩處皆可進伐,另外張勳所部為前鋒不變,引曹軍前來,兩軍再快速夾擊,曹操必敗。

前鋒大將張勳,氣勢洶洶的殺奔兗州,一路勢如破竹,攻城拔寨,連奪數城,距離兗州首府濮陽已經不足六十里,很快便可兵臨濮陽城下,形式之於曹操已經是相當危急。

曹操已經知道袁術率大軍前來攻伐,己方已經丟了數城,之所以還沒有前往抵擋,不能冒動,還在商議最佳的辦法與等待時機。

“主公,袁術乘我方立足未穩之際,舉大兵分三路來犯,我認為可先破其前鋒,再擊其主力。”曹仁豪氣道。

“曹仁,對方有多少人馬,我們有多少人馬?”曹操看了一樣曹仁,問道。他並不贊同曹仁所言,只是試著帶引他進行分析。

“主公,袁術前鋒三萬,後兩路大將五萬,總計八萬;我軍只有四萬,但我軍竟皆精銳。”曹仁道。

“八萬大軍,我軍四萬,是我們的兩倍,此戰不好打,如有不慎,便是敗亡;你想過沒有,對方為什麼只三萬大軍前來,主力分兩部在後,總成品字尖刀,後為犄角,我們打其前鋒,其大軍必前來圍擊,或一部圍擊,一部攻擊我濮陽,我軍必敗無疑!”曹操抬頭道。

“原來此中如此兇險,仁不知。”曹仁低頭略顯慚愧。

“沒事,為將者,需猛,更要懂得指揮;袁術耳,匹夫也,不足畏懼,志才,你看!”曹操隨即笑道。

戲志才出列徐徐道:“袁術長途行軍,兵士必定疲勞,其之所以不八萬大軍一起壓城,一為休整積蓄精力,二擔心攻城不利,影響士氣;而其以張勳、橋蕤為前鋒,自領大軍在後,實則想行勾引之計,我們不妨也勾引之。”

“喔,如何勾引?”曹操問道。

“欲破其大軍,先破袁術本陣,引兩路來救,再回身於其徒中共襲殺之,如此可敗之。”

“好,好計策啊!”曹仁、夏候淳等連連叫好“軍師一言,彈指敵軍湮滅啊!”

“正合我意,前幾日對方連連攻城拔寨,其兵已驕,認為我們縮頭不敢出戰,我們就來個快刀斬亂麻,出其不意。”曹操起身道。

“夏侯淳、于禁領兵一萬五在右,夏侯淵、李典居左,也領兵一萬五,給我快速繞過張勳所部,猛攻袁術;樂進、曹洪領五千軍士攻打匡亭,延緩其救援袁術;然後你們三軍快速回神圍殺張勳,我與曹仁再殺出城去,其前鋒張勳所部必敗無疑也。”曹操安排道,如此計策,即便是東武的唐凨也未必不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