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董卓進京,三國凨,破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色無風,但眾人都感到應該安全了,誰知正走著,忽然大地隆隆震動,見一支人馬從西邊趕來,一群群騎兵漸漸把皇帝陳留王和袁紹的追兵包圍起來,眾人神色緊張的把皇帝圍在中間。卻是西涼董卓部,董卓本陣趕到,先到的騎兵在董卓耳邊耳語一通。
董卓飛馬直出打量了這支隊伍一番,喝道:子何在?
無人作答,興許都驚訝震驚著!
董卓部將華雄縱馬直到對方陣前用馬鞭指問:董公問你們子何在?--子---何---在?17歲的少帝看到董卓的大軍,嚇得只是哭,倒是9歲的劉協還算鎮定。17歲的大哥哥還不如9歲的弟弟,也難怪被人看不起、後來倒黴。
陳留王劉協壯膽答道:既知子在此,何不下馬跪迎?
董卓看著陳留王,面露詫異,言談舉止很有規矩,就暗生立劉協為帝之心,繼而獰笑下馬行禮,所部軍隊盡皆下馬,袁紹部隊如釋重負。
董卓擁帝向洛陽進發。外戚宦官兩敗俱傷,董卓這樣的野心家自然要混水摸魚。然而他來得匆忙,隨身的兵馬只有三千。於是與李儒計議。他在大家的眼皮底下演出了一幕瞞過海的妙戲。
董卓先在洛陽城紮了個大軍營,夜裡把自己的人馬偷偷調出洛陽,白在堂而皇之地帶鐵甲軍進城。就這樣,這個把戲重複了四五而沒有被人戳穿。大家看到董卓的援軍源源不斷,洛陽城中哪個肉長的還敢抗拒董卓的鐵騎?董卓乃出入宮廷,毫無忌憚。
何進的部將群龍無首,董卓又把何進的兵馬收到部下,跟李儒商議廢少帝立陳留王,李儒讓董卓次日在溫明園宴請百官,不聽的就斬。
袁紹宅邸,諸將炒得沸反盈。
難道我們就這樣看著董卓一步步掌握京師?
十常侍是我們誅滅的!還輪不到他董卓來坐下!
他一州之牧而已!就這樣在京師予取予奪,擅自封官加爵,致子與何地?致文武百官於何地?袁公,你不能再沉默了!
對!!太傅,王司徒,盧尚書都站在我們一邊!明日武衛校尉丁原就到京師了。他的義子呂布,是北方第一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丁原與董卓素來不和,明就是我們最好的機會!
眾將轟然稱是,袁紹把玩著一把玉如意,恍如不聞。曹操在一邊冷眼旁觀。
良久袁紹才開口道:京師方遭大難,皇宮焚燬,子播越。人心思定。你等不可造次。今日倦了,都退下吧,我自有定奪。
曹操正欲隨諸將退下,逢紀道:袁公請孟德公留步。
曹操在袁紹身邊坐下。袁紹笑道:也沒有什麼事。孟德與我自幼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多時不曾在一起飲酒了吧。吩咐逢紀:取酒來,今日要與孟德痛飲,盡醉方歸。曹操笑而不答。
袁紹飲了幾杯,忽道:孟德。你下地理形勢。何處最為險要?他見曹操仍然不語。便口氣極為真誠的道:孟德。不怪你有些惱我。其實那晚上我與你並未完全吐實。大將軍生前曾與我議論:若大事不濟。京師形勢落入宦官之手。我等將何以自處?我等身負下重任,將撥數代之亂於正。行事豈可輕率魯莽,不預先想到後手,留有餘地?這事太過關係重大,我是十分信任你的,只是大將軍,哎,實話告訴你吧。大將軍當日問我下地理,何處可以割據以圖再舉?我答道,河北乃光武皇帝龍興之地,山川形勝,北結鮮卑烏丸,南阻黃河險,南向以爭下。實乃英雄用武之地。實話對你講:顏良文丑已經奉大將軍命,先行一步往河北招攬當地英雄豪傑去了。只是沒想到閹賊喪心病狂,大將軍。如今董卓趁機為亂,若是大將軍尚在何至於此。-------孟德你以為如何?
曹操借酒笑道:我任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袁紹嘆息一聲:孟德。你才略原是極好的,時候我們做的那些荒唐事你還記得嗎?從那時起我就知道,若論心思聰明,我是遠不及你的。你只是太膽大,太疏闊了。你如能少些恃才狂放,多些穩重,與我協力。區區董卓之流,一介武夫。何足掛齒。如何是你我的對手?曹操笑道:今日醉了。弟先告辭了,明日朝堂見。
目送曹操遠去,逢紀欲有所言,袁紹笑道:你放心。我最瞭解阿瞞。他逃不出我的掌心的。明日的事準備好了嗎?逢紀:都妥當了。袁紹:京師,並非久留之地啊。便讓給董卓,又如何?
次日,朝堂。
火焚之跡尚在。董卓端坐正中,關西將領分列左右。堂下關西將士和京師八校所部分列侍衛,涇渭分明。公卿紛至,見皇帝並未臨朝,無不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