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董卓之死,三國凨,破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李儒按昨日之所提議,入見董卓:“今日良辰,可將貂蟬送與呂布。”
董卓略有不快:“呂布與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賜與。我只不究其罪。汝傳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
李儒驚訝,轉而一思,必是昨日貂蟬有言於太師,太師改變了主意,急而直道:“太師不可為婦人所惑。”
董卓一聽變色道:“汝之妻肯與呂布否?貂蟬之事,再勿多言;言則必斬!”
李儒無奈而出,仰嘆道:“吾等皆死於婦人之手矣!”
董卓即日下令還郿塢,百官俱拜送。貂蟬在車上,遙見呂布於稠人之內,眼望車鄭
貂蟬虛掩其面,如痛哭之狀。
車已去運,呂布緩轡於土岡之上,眼望車塵,嘆惜痛恨。忽聞背後一人問道:“溫侯何不從太師去,乃在此遙望而發嘆?”呂布視之,乃司徒王允也。相見畢,允曰:“老夫日來因染微恙,閉門不出,故久未得與將軍一見。今日太師駕歸郿塢,只得扶病出送,卻喜得晤將軍。請問將軍,為何在此長嘆?”
呂布道:“正為公女耳。”王允佯驚曰:“許多時尚未與將軍耶?”呂布道:“老賊自寵幸久矣!”
王允佯大驚曰:“不信有此事!”布將前事一一告訴王允。王允仰面跌足,半晌不語;良久,乃言曰:“不意太師作此禽獸之行!”上前挽呂布手道:“且到寒舍商議。”呂布隨允歸。
王允延入密室,置酒款待。布又將鳳儀亭相遇之事,細述一遍。允道:“太師淫吾之女,奪將軍之妻,誠為下恥笑。非笑太師,笑允與將軍耳!然允老邁無能之輩,不足為道;可惜將軍蓋世英雄,亦受此汙辱也!”呂布聞言怒氣衝,拍案大劍王允急而道:“老夫失語,將軍息怒。”
呂布:“誓當殺此老賊,以雪吾恥!”王允急掩其口:“將軍勿言,恐累及老夫。”呂布:“大丈夫生居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王允接道:“以將軍之才,誠非董太師所可限制。”
呂布道:“吾欲殺此老賊,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後人議論。”王允微笑道:“將軍自姓呂,太師自姓董。擲戟之時,豈有父子情耶?”王允果然老辣,此言一出,呂布奮然道:“非司徒言,布幾自誤!”
王允見其意已決,心中暗喜,便道:“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流芳百世;將軍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呂布避席下拜:“布意已決,司徒勿疑。”王允道:“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禍。”
只見呂布拔出帶刀,刺臂出血為誓。王允驚歎跪謝:“漢祀不斬,皆出將軍之賜也。切勿洩漏!臨期有計,自當相報。”呂布慨諾而去。
這一頭在謀劃誅殺董卓,董卓那頭卻在郿塢巫山雲雨!
王允立即請僕射士孫瑞、司隸校尉黃琬商議。
孫瑞道:“方今主上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往郿塢請卓議事;一面以子密詔付呂布,使伏甲兵於朝門之內,引卓入誅之:此上策也。”
黃琬問道:“策雖上策,何人敢去?”
孫瑞道:“呂布同郡騎都尉李肅,以董卓不遷其官,甚是懷怨。若令此人去,卓必不疑。”
王允曰:“善。”
王允接下來急請呂布共議。
呂布道:“昔日勸吾殺丁建陽,亦此人也。今若不去,吾先斬之。”乃使人密請肅至。呂布道:“昔日公佈使殺丁建陽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公可傳子詔往郿塢,宣卓入朝,伏兵誅之,力扶漢室,共作忠臣。尊意若何?”
李肅先是一驚,又看了下王允,心想如今情形,他們必然已經商量好,如我不去恐怕出不得這門,況且董卓待我不公:“我亦欲除此賊久矣,恨無同心者耳。今將軍若此,是賜也,肅豈敢有二心!”遂折箭為誓。
王允看著李肅道:“公若能幹此事,何患不得顯官。”
次日,李肅就引十數騎,急忙前到郿塢。報子有詔,董卓教喚入。李肅入拜。董卓道:“子有何詔?”
李肅:“子病體新痊,欲會文武於未央殿,議將禪位於太師,故有此詔。”董卓:“王允之意若何?”董卓雖然有礙於自己為帝,但這主動禪位,卻讓他心動。
李肅道:“王司徒已命人築受禪臺,只等主公到來。”董卓大喜:“吾夜夢一龍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時哉不可失!”便命心腹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三千守郿塢,自己即日排駕回京;顧謂李肅道:“吾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