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曹營意向,三國凨,破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地風起卷,千里馬長嘶。
冀州首府鄴城,已經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
神情略有些激動的袁紹,放下手中的信箋,環顧左右,不溫不火的道:“遼東公孫度,派人送信與我,他正與那唐軍大戰於遼東,殺的難解難分,他願獻上上等的三千遼東馬,只需我派兵攻擊青州東萊,諸位以為如何?”
謀士逢紀,率先出列,笑著看著主公袁紹:“主公,我軍與他們兩方皆無接壤,臣以為兩不相幫坐觀山虎鬥是為上策。”
袁紹聞言,只是點零頭,隨即看向其他人。
那可是三千戰馬,不是數目啊,三千戰馬可以多訓練出一支衝鋒陷陣的冀州猛騎。武將們聲嘀咕著。
許攸出列,然後拱手道:“我軍與公孫瓚經過界橋、龍湊大戰,雖然佔了上風,但並沒有完全打敗公孫瓚,指不定公孫瓚乘我們攻打東萊之際,出兵攻打我方;我軍目前也只是佔據了青州一塊,公孫瓚的青州刺史佔據樂安和濟南郡,劉備佔據平原郡,我方如從陸地出發,必須要經過這兩地,如若從海上出發,我軍水軍還未成行,水路也不方便行進打戰,也不可取。”
袁紹點頭,覺得有理,許攸笑著繼續道:“我軍沒有必要,捨近求遠,現下我軍還在與黒山軍交戰,當先破黑山,再取公孫瓚的青州所部;唐凨也是當今的人物,他既然選擇這個時候打遼東,必然考慮周全,有所防備了,我們沒有必要樹立強擔”
袁紹覺得有理,臉上閃過一絲可惜,開口道:“三千戰馬太讓人心癢了,我們能否答應公孫度,然後出兵做做樣子。”
“主公,不可,且不公孫度是否傻到如簇步,等我軍打敗公孫瓚,還怕沒有馬匹來源嗎。”許攸急忙道。
田豐、郭圖等也不同意出兵,袁紹於是以無法抽身為由,婉拒了公孫度。
且公孫度的另外一騎快馬信使,同樣也是喬裝成百姓,穿過公孫瓚和袁紹的治地,終於來到兗州濮陽城,翻身下馬,入得城去。濮陽只是沒有冀州鄴城繁榮,卻也井然有序,富有祥氣。
曹操收到書信後,略有驚訝,隨後臉上一笑,不置可否,聚眾文武,進行商討。
待眾冉齊後,曹操起身從右邊走出,然後道:“大家可知道,東武的唐遠際與遼東公孫度開戰,兩軍正在遼東大戰。”
唐軍與遼東軍大戰,這唐軍厲害,跨海作戰。這遼東軍的實力也不弱,唐軍為何要遠功遼東。
“他們兩軍的實力相差不大,一時誰也無法攻滅誰;公孫度派人書信與我,只要我們出兵攻擊東武的唐營,便以三千遼東騎兵為禮,諸位以為如何?”曹操轉身往回走去。
面色蠟黃的戲志才作為曹營的第一謀士,出列而道:“主公,當今下局勢,諸侯混戰,互相攻伐,猶如春秋時期,都想佔據更大的地盤,更多的城池,擁有更多的人口財富。我軍雖然實力已經初具規模,但還不夠強大,與袁術大戰方歇,將士疲憊,不宜頻繁用兵;繼續發展兗州,是我方的第一要務;唐營與遼營,目前與我方並無直接利害關係,公孫度以戰馬為誘餌,引我方攻唐,我們沒有為了三千戰馬而去冒險,且打唐軍,必須要經過徐州,須知陶刺史未必會借道不,更會讓其有如臨大敵之禍,讓他們抱團。示意,建議主公,不必理會,就讓他們兩虎相鬥。”
戲志才剛剛完退回文官首位,荀彧走出,眼睛炯炯有神:“主公,是想取利,還是收遠益?”
曹操聞言,興趣激起,問道:“何為取利收遠益,你且看。”
荀彧接著:“遼東三千戰馬,不是少數,我軍戰馬缺少,對我軍的騎兵發展有莫大好處,完全可再組建一支虎豹騎,如果主公答應公孫度,我軍可以遠攻唐軍,不過佔不到多少便宜,唐軍雖然移師遠征,但其東武仍然留有兵力鎮守,且我軍如攻其東武,他廣陵和東海之兵比會援救,不定以唐凨的計謀,會讓廣陵的二弟徐盛出兵攻打我兗州,雙方目前均奈何不了誰,此僅僅為得馬之利。”
“荀軍師所言不錯,那何為收遠益?”曹仁出口問道。
“可派人交好安國將軍,遼東公孫度使人送馬與曹公,要派兵攻打他,我主感念與將軍同戰之誼,斷然拒絕,唐凨不感激,也會大為高興。”
“那這唐凨也未必送禮獻城與我們,何是遠益吶?”許褚不解的道。
“兗州乃四戰之地,地狹民少,不是長遠發展之地,北有袁紹暫不可為敵,西有潼關塹也不能進,我軍擴大地盤,則南下和東進,顯然徐州是最好的地方,我軍可藉由打徐州陶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