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登天子堂,溪畔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路被斷, 朱成錩無可奈何, 不得不捏著鼻子把漢王給舉報了, 雖不情願,他未嘗沒有一點皇帝也許看在他“忠”的份上把王位賜還他的指望,命令信使日夜兼程地出發以後,他就在府裡翹首以盼著。
盼來盼去,盼到了皇帝嘉獎寧王的訊息。
這位寧王的來頭不比漢王小, 乃是成祖輩兄弟,手裡本握有八萬甲兵, 六千戰車,本人也善謀略,被分封在邊鎮大寧。昔日成祖起兵,兵力不足,就看上了這位兄弟的家當, 騙開大寧城門,策反寧王諸護衛,挾裹得寧王不得不一道舉了反旗。共患難時, 成祖許諾“共天下”,待到真得了天下, 諾言就成了空,不但不客氣地收編了寧王的護衛, 連大寧都不許他回去了, 另給他封到了南昌。
寧王有謀略, 勇武上就差些, 爪牙都叫拔光了,更灰心喪氣了,從此就在南昌寄情山水起來。他命倒是很長,成祖沒了,代王也沒了,他還好好活著,不惹事,也不怎麼擾民,於諸藩之中,名聲算是不錯的了。
朱成錩此刻恨不得破口大罵這位沒出息的堂叔祖:“真是爛泥扶不上牆,活該在南昌裝孫子!”
漢王連沒什麼勢力的朱成錩這裡都沒放過,本著沒魚蝦也好的心態派了使者來,對於有造反經驗又與成祖有宿怨的寧王當然更沒放過,一樣派了說客,不想寧王上過一回“共天下”的當,可比朱成錩乾脆多了,反手就送了漢王一波舉報。
南昌比大同距京城遠多了,但寧王的上書倒比朱成錩還快地抵達了皇帝案頭,龍顏一見甚悅,下旨褒獎了寧王,又答應了他賜田的請求。
至於朱成錩這裡,楚翰林看在朱成鈞的面上,筆下倒是留了情,沒寫他私藏使者已有半個來月的事,但皇帝不知早打哪兒知道了,於是朱成錩王位沒等來,等來了一頓敲打。
皇帝聖旨寫得明白——看在他“懸崖勒馬”的份上,命他“好自為之,以觀後效”。
這一觀又得觀到什麼時候去?
朱成錩偷雞不成蝕把米,氣得大醉了好幾場,醉了以後就大罵寧王。
罵得連本來狀況外的許異都知道了,閒暇時好奇問道:“寧王是誰?他*遮蔽的關鍵字*大爺了?”
展見星簡單跟他解釋了一下,許異看上去半懂半不懂地點頭:“哦,他把大爺的頭功搶去了。大爺也有點慘,老是得不著王位。”
這種一步之遙卻遲遲邁不上去的感覺能把人『逼』瘋,朱成錩只是買個醉,還算是剋制了。
朱成鈞卻也不怎麼高興,私下和展見星道:“你說他是不是心虛?一點都沒解釋皇伯父的事。只說什麼既然知道是無稽之談,又何必提起。”
這是他費功夫打聽出來的聖旨原話,用的是斥責的口氣,相當於什麼都沒說。
展見星安撫他:“這怪大爺,他藏了漢王使者這麼久,皇上不罰他就不錯了,不理他也正常。不過漢王傳得河南官場都知道了,大爺又在上書裡說了,皇上不可能願意揹負這種汙名,再等等,總會有說法的。”
再一等,就等到了漢王起兵。
雖然到處*遮蔽的關鍵字*,拉攏不停失敗,但箭已在弦上,漢王既是等不及,這反,也是不得不造了。
反旗一舉,天下皆驚——好吧,其實不怎麼驚,漢王之心,離路人皆知也差不了多少。
徐氏一介『婦』人還是嚇得不輕,再也不提要走的話了,大同牆高濠深,守衛森嚴,比別處城池牢固多了,兵荒馬『亂』時,去哪兒也不如留在大同,何況漢王就算打,也是衝著京城那一路去,大同已在關外,等閒不會受內陸戰火波及。
展見星得以繼續學業,她和許異跑去縣學錄了名,然後由楚翰林親自出面,向袁知縣討了情,讓他們仍舊在代王府讀書,袁知縣這點面子如何會不給楚翰林,一口就答應了,如此展見星和許異只需按時前往縣學參加每年的歲考即可。
這樁事辦完以後,楚翰林授課之餘,就全神關注起戰事來。
很快,得到了皇帝決意親征的訊息。
大同這裡知道得算是最早的,因為皇帝下旨從大同也撥一支守軍過去,會同京師三大營一起征討漢王。
百姓們很震動,紛紛上街傳說:“皇上要親征了!”
其實以百姓所知傳不出個究竟,但就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必須得說一說。
楚翰林意外之餘,又覺情理之中,拿到了皇帝明發天下征討漢王的檄文,向學生們宣讀完畢後,誇讚道:“皇上有成祖風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