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部分,名門貴胄,冥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丁文長更加覺得人群中一定有人煽動,懷著某些他們想不透的原因。“你在屋裡待著,我出去看看。”他說著把宋舞霞按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叮嚀道:“你千萬不能出去,明白嗎?”
宋舞霞點點頭,憂心忡忡地看著丁文長走出院子。待他走遠了,她招來綠桑吩咐道:“你找個伶俐的小丫鬟去外院打聽打聽,門外的情形到底是怎麼樣的。”
綠桑點頭去了,不消一盞茶時間便回來了。她措詞婉轉地告訴宋舞霞,因為人群不肯散去,官兵們就用棍子驅打。雙方因此起了衝突,有不少人受傷。
宋舞霞頓時害怕丁文長會有事,遣了人去保護他。大半個時辰後丁文長回來,已經換了衣裳。
“你受傷了?”她拉著他上下檢查。
“沒有,只是衣服扯破了。”丁文長笑著回答,卻難掩眼中的擔憂。看她情緒低落,他安慰道:“放心,事情已經驚動了皇帝,相信很快能解決的。”
“解決?估計他的解決辦法就是把所有人抓入大牢。”宋舞霞嘟囔。
像宋舞霞估計的一樣。傍晚時分,皇帝下令,所有在丁府門口鬧事的刁民全部投入大牢,聽候處置。
一夜無語,第二天上午,待丁文長安排了車子入宮,宋舞霞不顧綠桑和趙嬤嬤的勸阻,戴了面幕走去了丁家的大門。大門外,原本熙熙攘攘地大街死一般地寂靜,間隔幾步就能看到手持長矛的官兵立在街邊,全身戒備。偶爾有行人路過也是遠遠繞過丁家的大門,戰戰兢兢地朝她看一眼。
低頭看看地上斑駁的血跡,宋舞霞的心中又是一陣自責,忍不住問自己:多少的鮮血才能染紅青石地磚?
悶悶不樂地回到房間,她一坐就是一上午。中午,丁文長並沒回來用午膳。為免丁立軒擔心,她勉強陪著兒子吃了幾口飯便放下了筷子。
下午,先是皇后派人送來口信,說是宋墨黛已經搬去了剛剛建成的怡景山莊,過幾日太后也會搬去山莊,讓她有空就去山莊陪伴二人。
緊接著宋維德派人送來書信,要她安心留在丁家,千萬不可插手任何事,以免惹禍上身。信末隱晦地暗示,皇帝因為昨日的事非常生氣,認為這是宋家在收攬民心。
看宋維德提起“收攬民心”,宋舞霞突然想到,若是丁文長想取皇帝而代之,因為鄭晟睿也是先皇的親生兒子,所以民心的向背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關鍵。如果太后想讓丁文長獲取民心,卻又不敢拿他來冒險,那麼很有可能用她這個妻子打頭陣,當試驗品。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她不得不承認太后做得非常成功。她回京不足一年,如今不止是受人尊敬的太傅之女,亦是皇帝親封的孝和郡主,更是猶如救世主一般存在的“芽神娘娘”。如果說這些都只是京城附近的人才知道,那麼隨著江南來的流民回鄉,她曾救助他們的事恐怕已經廣為流傳了。
果然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其深層原因,太后果然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她不由地暗暗感嘆。
第一卷 碧琰山莊 第464章 愛的名義下
第464章 愛的名義下
傍晚時分丁文長才從宮內回來。宋舞霞迫不及待把自己的懷疑對他說了,隨即才發現他的表情十分嚴肅,帶著隱隱地擔憂。“怎麼了?皇帝那邊很不順利嗎?”她關切地問。
“不是不順利,是皇后派了一個太監暗示我,如果我們不助大皇子登上帝位……”他看著宋舞霞,“昨日那麼多人在外面求你,皇帝對此十分生氣。他明著說,一旦再發生這樣的事,為了你的安全,要把你送去西山別院。”
聽到西山別院,宋舞霞緊張地抓住丁文長的手。她怎麼都不去那裡,可如果聖旨說得冠冕堂皇,她不去就是抗旨。一時間,她心慌意亂。
丁文長看她緊張,甚是心痛,可那是皇帝,他無可奈何。“對不起。”他艱難地說出這三個字。
“又不是你的錯。”宋舞霞一聲嘆息,悠悠地感嘆:“有時候我忍不住想,找個殺手把他殺了,一了百了”
丁文長知她只是氣話,摸了摸她的臉,正經地解釋說:“我對你說那些是想表達,昨日的事發生得那麼突然,又那麼有條不紊,可能是皇后在推波助瀾。她知道皇帝的心思,也知道你的想法,更知道我絕不會讓你去西山別院。”
“為什麼我們就這麼難?”宋舞霞哀怨地靠著他的肩膀,“我只是想和你,和軒兒,再加上雁兒、雀兒,我只是希望我們能高高興興,平平安安地生活。我的要求很過分嗎?”
“關鍵是別人不是這麼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