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甲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章,德妃攻略(清宮),田甲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蓁蓁一溜煙衝進來, 連頭髮都未來得及擦乾, 髮尾滴滴水珠往下落。她抱著寶兒哄著問:“寶兒,怎麼了?怎麼哭了?”
寶兒哭得眼睛通紅,活像兔子一樣, 窩在她懷裡抽抽噎噎地控訴:“阿瑪壞!阿瑪把兔子打死了!還吃了!”
蓁蓁疑惑不解地抬頭用眼神質問皇帝, 皇帝一攤手滿臉無辜地說:“寶兒要說故事, 朕就……”
天啊!蓁蓁絕望地給了他一個眼刀抱女兒去外間慢慢哄著,皇帝在內間抓耳撓腮也不知該不該跟出去,只聽外面蓁蓁逗著寶兒說著什剎海上如何溜冰、如何去堆雪人, 言語溫柔,娓娓道來, 聽得皇帝慢慢也浮現一絲笑意。
寶兒終於睡著了,只見蓁蓁長舒一口氣叫來保母抱走孩子,又一臉譴責地回到內室, 插著腰看著皇帝。
“朕又沒帶過孩子。”皇帝心虛地望了他一眼, 舉起書本擋住臉,從書上方偷瞄著蓁蓁的神色。
“是哦。”蓁蓁肚子裡一聲冷笑,從秋華手裡拽了絨布往暖閣裡走自己擦著還未乾的長髮。
皇帝放下書舔著臉追上去搶了她的絨布替她擦拭涓涓長髮,“朕這輩子就伺候過你, 等下給你畫眉毛好不好?”
“不好!”蓁蓁斷然拒絕,溼漉漉的長髮讓初夏薄而輕的常服變得半透明起來露出一截肩膀,皇帝給她擦乾頭髮的手一時就不老實起來。
蓁蓁當然能感覺到, 她抓住皇帝的手說:“這園子起名字沒有?李園?本來是叫什麼?”
“清華園。”皇帝撥開她頸後的溼發, 對著那段白皙的面板吻了上去, 呢喃道,“不好聽,得換一個。”
“換什麼?”
皇帝並沒有理她,常服的後背都被長髮浸溼,他摸著這溼透的布料摩挲著她背脊的紋路,壓著她倒在了床榻上。
一陣淅淅索索地動作後,蓁蓁咬著唇說:“萬歲爺,能起來了嘛,寶兒等下就醒了。”
“衣服都溼了,朕給你換一套。”
蓁蓁扭捏著說“不”,皇帝一抬手撕開了溼掉的外衣和小衣。“那不換了?”
他神色之好整以暇讓蓁蓁心底恨到牙癢,他伏在她背上轉過她的臉深深淺淺地吻著,纏綿間說:“披襟歡眺望,極目暢春情。你都要這裡月月有花了,就叫暢春園吧。”
於是一室春情滿目荒唐,直到夜半方歇。
暢春園到底還沒建成,皇帝帶著蓁蓁她們在暢春園只逗留了兩日便回到了宮內,接著七月底皇帝便如說的那樣帶著裕王、恭王兩位嫡親親王前往喜峰口見漠南蒙古諸部,有人猜測大戰不可避免,而安王康王又年事已高,此番皇帝怕是會啟用兩位親生兄弟為將,故才會特意將兩人帶上,一來是熟悉地形,二來是為兩人在蒙古親貴跟前樹立威信。
因此番恭王也被帶走,師傅的事也就不得不被暫時擱置起來,好在蓁蓁本來也是打算將這事先冷一冷的。皇帝這一走,沒人給她添亂,瞎說什麼打死了可愛的兔子還烤了吃之類活見鬼的故事,她便能一心一意的一顆心都用在了照顧兒女身上。
宮裡酷熱難擋,太皇太后受不得熱在皇帝出巡前就挪到了瀛臺,皇太后和其他嬪妃也紛紛跟隨。因著阿寶的緣故,蓁蓁去了瀛臺就跟著皇太后一起住。
蓁蓁這些年因著胤禛,因著阿寶和皇太后相處甚多,這位貴婦不但和善,也全然不似其他太妃們的死氣沉沉,等著進棺材去陪先帝,而是特別努力地在生活。皇太后其實年紀不大,她是先皇的繼後,如今也不過四十來歲,遠稱不上老。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又無一兒半女的,總要找些事做這日子過起來才能有些滋味不是?
皇太后一天的起居是這樣的,起來後進早膳前先去佛堂念上半個時辰的經,接著就是早膳。通常情況下皇太后都是一個人用的,偶爾也有她喜歡的親王命婦們進宮伺候她早膳。早膳過後皇太后就讓識字的宮女給她念些故事畫本,皇太后只懂滿蒙二文,不識漢字但這不妨礙她喜歡這些漢人的故事,她尤其喜歡《三國演義》,聽得是津津樂道,蓁蓁覺得皇太后年輕時候想必也是個馳騁在草原上英姿颯爽的女兒。聽完故事,如果天氣好皇太后就會做些戶外活動,比如走路散步啊,或者找些小宮女來丟沙包啊,踢毽子啊。這樣半天就過去了,接著是午膳和午覺。下午的時候皇太后會領著宮裡的人做些女紅。蓁蓁驚奇地發現,這位王朝第二貴婦竟然真能繡上幾針,雖然水平是遠不如宮裡的刺繡師傅的,但指點小宮女們是不在話下。這日子雖然平靜,但看得出皇太后是努力在讓自己過得好,過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