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道理
程程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道理,至尊王妃:傾城亂天下,程程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下,端硯提起這個故事,不知道是怎樣的道理。
“筱柔,我是個商人,重利是我的天性,”他淡淡地笑了,提到“商人”這兩個字,竟也是灑脫至極,好不避諱:“如今,雖不需‘建國立君’,然,陛下年方少時,國家正值多事,端硯若此刻援手,只怕亦是可以稱得上‘澤可以遺世’了吧!”
“我願出白銀三百萬,用於南方洪澇治理,及賑濟!”他又朗聲說,笑意拳拳:“還望筱柔成全我!”
我從驚愕中緩過神,細心打量起眼前端坐的男子。
眼前這個人,對我來說,無疑是陌生的,雖然也曾得他一力相助。我看著他微微皺起的眉,滑過他清明透亮的眼眸,分明流暢的輪廓,最後是那張好看的,偏偏極易惹人生厭的嘴巴。
朝中正是一籌莫展的時刻,他若是一意向我挑明什麼,以他的手段,我不見得就能輕易拒絕得了。
然而,此刻,他找了典故,找了說辭,竟然,是要不著痕跡地助我!
說什麼,‘澤可以遺世’,讓我成全他。
我想,這一定是他做過的,最虧本的買賣!
“怎麼,有什麼問題?”見我遲遲沒有回應,他不放心地問。
問題?怎麼會有問題?
只是,從此,我和他之間,又多了一筆,算不清扯不完的糊塗賬!
“筱柔不必憂心,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端硯這筆買賣是打定了主意做下去的,”見我沒有異議,他眉頭舒展:“何況,有淮南王的親口允諾,所欠銀兩,俱從其封地所出稅賦補齊,端硯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二哥竟也知道這事?
那麼,大概這便是他們一起策劃的解決方案了。
望著懷裡澈兒乾淨的小臉,我無奈地笑。心中,一時竟辨不清是什麼滋味。我的澈兒,可以得到這樣的人物守護,何其有幸!這樣甘願默默付出的人物,我卻既不能回應,也不能回報,於他,又何其無辜!
數日之後,淮南王李宗諭自請南下,率王府守備兵士,負責南方諸地的洪澇治理,受災百姓的安撫賑濟!
經歷過那次火場逃生,我開始懼怕別離,因為會莫名地擔心,不知道哪一次相見之後,是再也不見。
我駁了他的自請摺子。
誰知,第二天,二哥沒有上朝,原樣的摺子卻依然遞到了乾元殿。不同的是,這一次,多了朝中絕大多數官員的附議。
能在一夜之間收買齊這麼多的人心,我的二哥還沒有這樣的威望資歷。其間緣故,不難想象。
將目光緩緩自眾人身上收回,只牢牢凝視住最前方的那一襲紫袍。
除了左相,還會有誰?
殿堂上分外安靜,幾乎所有人都低垂著腦袋,靜若寒蟬。只除了左相。他一直筆直立在原地。那雙眼睛依然炯炯,笑意盈盈卻毫不避讓,叫人猜不透他在想些什麼。
退朝之後,他留了下來。
人群散去,適才的緊張氣氛卻不見消減。
我不做聲,內侍們自然是大氣都不敢出,更不敢挪動分毫。
揮袖遣下內侍。
於是,偌大的宮殿之中,便只剩了我和左相兩人。
我坐在高堂之上,冷靜觀望,而他站立於大殿正中,無懼直視。
倒真是個冷靜的人呢!我在心裡忍不住歎服。
只是不知道,他這樣費心籌謀,一意讓二哥離開京城,是出於什麼目的。
“殿下留下老臣,想必是為了淮南王自請賑災一事。”半天,他緩緩開口。聲音清透明朗,語調從容悠長,絲毫看不出半點避忌猶疑。
有備而來?
這樣也好,也省了我的口舌。
我沒有說話,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他繼續。
“自本朝太祖開國伊始,便傳下組制,一應藩王,如無特別召見,不得擅自離開封地。老臣以為,淮南王離開封地日久,已是不宜久留京城。”他向前邁出一步,抬頭微笑:“老臣知道,殿下與王爺兄妹情深,一直難以決斷,將其遣入封地,如今,淮南王殿下自請離京治理南方洪澇事宜,當是再好不過了。”
他不疾不徐地說完這些話,退後一步,深一躬身,拱手行禮:“自古藩王不得不防,為陛下計,還望,殿下三思!”
自古藩王不得不防。
可是,那個人,他是筱柔的二哥,是可以拿性命託付的真漢子。難道,筱柔也要防著他麼?如果那樣,我倒是甘願與澈兒就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