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部分,後宮浮沉錄,九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幽幽醒轉,當場大哭不止,沒一會兒功夫,竟然暈厥過去好幾次,聽者傷心,聞者亦無不隨之流淚。
然而事情過去沒有多久,朝堂上卻又爆出了一件極驚人的事情,當朝宰相裴正遠上摺子為子喊冤,道兒子裴栩安和頭年被賜死的皇貴妃沈氏之間並無不軌,只是小時候裴栩安長住在舅舅家中,和舅舅家的幾位表兄弟以及表姐妹見得多了些而已,根本絕無私情,太后不知道聽信了誰的言語,偏皇貴妃的姐姐又是個糊塗的,竟就被人利用了,請皇上明察,還兒子裴栩安以及含冤死去的皇貴妃一個公道。
都知道皇帝正為了太后的死而傷悲,裴正遠這樣的話一說出來,滿朝文武全都嚇了一跳,他話雖然說得晦暗不明,然而大家都知道,當初力爭要將皇貴妃沈氏賜死並帶來皇貴妃的姐姐作證的正是太后,如今他這樣一口一個冤枉,豈不是妄圖乘著太后已死,在這兒大翻舊帳麼?
群臣都道皇帝必定是要震怒的,就有人在邊上等著要看裴正遠的笑話,然而皇帝卻並沒有如他們想象般的發怒,他只是緊了眉頭思索了一番後,語氣平靜的問,“宰相,你可有證據?”
裴正遠一鞠到地,斬釘截鐵的道,“有。”
“你說。”
卻依舊是沈婉秀,頭年被英宏一怒之下命出了家的,此時一身僧衣僧炮,人也清瘦了許多,一進了金鑾大殿,就哭著跪下喊冤,將國舅府怎麼找到她,太后怎麼威逼她,一一說了個清楚,只是裡面稍有變動,太后允諾她進宮為妃的事絕口不提,只說是太后誘哄她,說如果她這樣說了,太后就看在她的面上,饒她妹妹一命,她為了妹妹,無奈只得被逼說謊欺君。
此話一出,滿朝皆驚,英宏的臉上漸漸有了怒色,像是信了她的樣子,就有慣會揣摩聖意的人飛快的在心裡盤算起來,皇帝當年對沈氏皇貴妃的情意大家都是知道的,而太后如今已經死了,餘下的國舅府自當年犯下事後,雖說因為有太后出面而滿府都保住了性命,此時亦只是風中殘燭般的不禁一提,皇帝對國舅府亦似已無半點情意。皇后死後,國丈府的勢力亦是一落千丈了。而皇貴妃被賜死後,私下裡常聽人傳,皇帝為此傷心不已,而沈氏一門雖說被削了職,府中財務卻不動分毫,更常暗裡有人見到有宮內的太監進出沈府,據說都是去探望沈府的那二位夫人的。
死了的人且不管她,由此看來,活著的人裡,沈府在皇帝心裡的分量定是重過了國舅府的,更有那宰相府和沈府是姻親,而事關宰相府少公子,裴正遠卻並未受到半點牽連呵,裡面這些千絲萬縷的關係,誰不會算呢?
於是很快的,就有人跟著附和起來,先是模稜兩可的,隨著皇帝的態度越來越明顯,為沈妃喊冤的人也就越來越多,都道,當日皇貴妃那樣賢德溫良的人,必定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想來定是有陰狠的人嫉妒,暗裡下手汙衊於她,說不定,先皇后和瑾夫人之事亦是別人栽贓的了。島場腸扛。
第242章 番外之宮外篇 十三
皇帝終於開了口,“此事幹系重大,著大理寺卿好生去查。”
大理寺卿磕首應允,領旨而去,然而這件事已經過去多時,當事的人全都非死既亡,死無對證了,又如何去查哦,不過是揣摩著皇帝的心意起了一份摺子送上去罷了。
承乾二十三年五月初十,皇帝下詔天下,先皇后久居宮闈,德行有虧,欺心瞞上,不配為天下之母,奪去皇后封誥,將棺梓遷出皇家陵寢,以妃禮葬入普通妃陵,瑾夫人毒害龍裔,死有餘辜,將棺梓從妃陵裡逐出,棄葬亂葬崗。皇貴妃沈氏乃是蒙冤屈死,今恢復皇貴妃封誥,其父兄官復原職。島有來血。
這道旨意一下,老百姓對這道聖旨背後到底有怎樣不為人知的隱晦而議論紛紛,然而不管誰對誰錯,為禍日久的國丈府以及國舅府徹底倒臺這件事終究是大快人心的,一時間,老百姓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不已。
五月十八日,英宏興沖沖的悄然駕臨淺梨別院,這些日子以來,因著政局嚴峻,更怕走漏了風聲被人以可乘之機,他只得狠了心腸將她一個人留在這裡,魂迴夢轉裡,多少不捨多少牽掛,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他到時,她正在歇午覺,侍女領他進入靜心院,他的腳步如貓般悄無聲息,生怕一不小心就驚了她,院子裡的梨花在經過一場轟轟烈烈的開放後,已經到了殘褪的時候,滿院滿地的殘白,星星點點的落在碎石鋪就的地上,有著殘損的不真實的美。
這樣滿地的殘白如雪,讓他有些楞了起來,一年了,她如折翼蝴蝶般靜靜倒在梨花滿地裡的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