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唐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8章 勒福特王水,我就是超級警察,李氏唐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跨學科團隊?”盧薇薇愣了愣神,不由分說道:“聽名字感覺好厲害的樣子,是不是不光有法醫,還可以有其他警種和其他職業的人員一起參與?” 劉法醫微微點頭:“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因為我們江南市,在矽藻檢測這方面,還是需要加強培訓的,不然高川楓也就不會問出這麼愚蠢的問題。” “呃。”忽然感覺自己躺中槍,高川楓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顧晨卻是微微皺眉,試探的說道:“要組建這樣一支跨學科團隊,那必須要抽調骨幹力量,團隊成員肯定少不了要有學法醫的,有學材料學的,有學化學的,有學生物的。” “對,你說的非常對。”劉法醫完全贊成顧晨的意見,也是不由分說道: “有了這個跨學科團隊,接下來,就是要重點攻克3個難題。” 王警官不是很明白,求教著問道:“劉法醫,能具體些嗎?哪3個難題?” 完成手上的階段性檢測後,劉法醫回頭說道:“首先就是要消解組織,保留矽藻的外殼。” “其次,需要把矽藻富集起來,第三就是過程防汙染。” 見眾人低頭思考,劉法醫又道:“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其實要是在過程中操作不當,也是會出現很多問題的。” “就比如對於矽藻檢測技術,這種研究並非剛起步,早在2003年,有關團隊就購進了一臺電子顯微鏡,用於溺死屍體中異形顆粒物的研究。” “他們利用屍體中的異物來判斷死亡原因及地點,實驗過程中,這些法醫驚喜地發現,矽藻的實際應用效果更好,但也有缺陷。” “師傅,優點你就別說了,還是說說缺點吧。”法醫助理高川楓也是有些迫不及待。 劉法醫瞥了他一眼,道:“如果說是缺點,那就是操作缺陷了。” “操作缺陷?”高川楓一呆,趕緊皺皺眉問道:“具體是指哪方面?” “在實際操作中,對於矽藻的檢驗技術效果,可能會不盡如人意。”顧晨接話說。 劉法醫微微點頭:“沒錯,我說的操作缺陷就是指這個,因為效果是相對的。” 盧薇薇若有所思,也是追問劉法醫道:“那是為什麼,原因何在?” “這個……”劉法醫剛想開口,卻是瞥了眼身邊的顧晨,於是直接問顧晨道:“這個問題,顧晨,你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是汙染問題。”顧晨直接接話道:“汙染是個大問題,還有就是檢出率低,三是形成不了標準。” 劉法醫微微一笑:“顧晨,你繼續說下去。” “是。”顧晨默默點頭,也是在短暫沉默了幾秒後,這才跟大家解釋道: “可能對於這種檢測,有名的老師傅能做出來,但他做可以,別人做不行,也就是說沒有重複性。” “但是沒有重複性的東西,只能叫經驗,而不能叫科學。” “說的太好了。”劉法醫非常贊同顧晨的看法,也是不由分說道:“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可能對於檢測來說,憑藉我自己豐富的檢測經驗,或許可以成功。” “但是如果,我是說如果,交給高川楓,還有其他助理去做。” “他們在經驗方面,那肯定是不如我的,經驗不足導致的後果就是檢測不理想,達不到準確效果。” “所以這也就是顧晨所說的,沒有重複性的東西,只能叫經驗,而不能叫科學。” “可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 “對。”顧晨也是感同身受,微微點頭,道:“多年來,其實找矽藻最傳統的方法……是從屍體中提取組織標本。” “提取之後,再使用混合酸消解組織,再進行離心、分離等一系列程式,最後提取製作成載玻片。” “但是結束之後,還要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最後才能從中尋找矽藻的蹤跡。” 頓了頓,顧晨又道:“可是這樣一種傳統的提取方式,存在很多的問題。” “因為傳統的強酸消解法是敞開式的,消解過程中……存在強酸噴出灼傷人體的危險。” “而且強酸與檢材在消解過程中,釋放出的二氧化氮和惡臭氣體,容易汙染環境。” “還有這麼多麻煩啊?”王警官壓根聽不懂顧晨在說些什麼,畢竟這些已經超出自己的認知大綱了。 顧晨卻是微微點頭,繼續說道:“沒錯,是挺麻煩的,這也是弊端。” “而另外,傳統消解一般需要重複多次離心後再製片觀察,離心一次會損失約30%的矽藻,導致矽藻提取回收率低。” “此外,傳統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有限,依靠人工尋找、分析工作強度大,且對於微型矽藻,容易出現漏檢,或者無法準確鑑定其種屬的情況。” “但是矽藻的特性,卻決定了它仍是溺死診斷的‘金標準’,透過對矽藻的分析,不僅可以對死亡原因有更直接的判斷,也可以指向可能的溺死地點。”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