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九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埋骨之地,病美人存活攻略,吾九殿,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里疏!”

那道聲音像是從遠處傳來的,君晚白衝出小小的靈星祠, 她環顧四周, 卻沒有看到熟悉的清瘦的身影。四下沉沉地暗著,城郭外的農田上毫無人影。夜空中的烏雲重重疊疊被風吹開一絲, 月光落下照得四周的景物帶上絲絲寒意。

君晚白折返回靈星祠,厲歆站在祠廟門口,皺著眉。

他感應過四周, 同樣沒有發現百里疏的痕跡。

“這傢伙。”君晚白握著劍, 恨恨地咬牙,她氣得想要一腳踹在神壇上, 可是神壇已經倒塌了, 這靈星祠又處處透著古怪, 容不得她發火。

厲歆的表情也好不到哪裡去,越發地陰翳。

他轉身徑直走向洞口,毫不猶豫地跳進左邊的那個。君晚白握著劍大踏步跟上他——百里疏就是個高高在上的混蛋, 眼下這個認知越發清晰。

在君晚白和厲歆一前一後消失在洞口後,神壇上的灰塵撲簌簌地下落,牆壁上的神秘文字徹底隱去, 又恢復成原來的樣子,隨著“轟隆”一聲, 神壇合了回去。小小的世俗靈星祠就和原來一樣, 任誰也看不出這裡方才發生了什麼。

神壇後面,沉木的靈星神像注視著這暗夜中發生的一切。

木雕的世俗神像似悲憫似無情。

從洞口下來,下面是條長長的天然石道, 石道不寬,僅容兩人並排行走,左右兩側是切割面粗糙不平的青石板,腳底下是較為堅固的花崗岩,一塊一塊地,同樣表面也格外粗糙。君晚白從納戒中取出燈籠點亮,她照了照四周,發現青石上刻著許多文字。

“《太乙錄》。”

君晚白看著那些刻痕不深的文字,讀了兩行認出來了。

所謂的《太乙錄》是太上宗一門鎮壓妖邪的經法。怪不得葉秋生那個假書生會千里迢迢趕到這雁門郡中,看來此地和他們太上宗有不少淵源。

君晚白舉起燈籠照了照前方,這甬道也不知有多長,寒風自裡一陣一陣吹出。既然有鎮壓妖邪的《太乙錄》被銘刻在這條暗道中,盡頭處恐怕會有什麼東西。君晚白有些不明白,單從銘刻在石道的經文來看,就知這工程量恐怕不小,那為何她從未聽說太上宗的人在這裡鎮壓過什麼東西?

既然有《太乙錄》銘刻於此,那麼百里疏指引的方向應該沒錯,姓葉的應該是進了這條暗道。

“厲半瘋,你要不要留在這裡守著?”

君晚白隨意地問了一句,別看他們剛剛聯手陰了葉秋生一把,其實兩人關係也絕對算不上好。在九玄門中,幾乎碰面就得打上一架的那種——事實上,核心弟子之間的差不多都是這樣。

厲歆冷哼一聲,越過她朝暗道深處走去。

……………………………………………………………………………………

葉秋生獨自一人行走在暗道中,這條暗道很粗糙,周圍全是嶙峋凸起的岩石,襯著沉沉的黑暗越發猙獰。葉秋生走過時,手中搖曳的火把光照上去,岩石不平的菱角投下拉長的影子,就彷彿無數妖魔盤踞與此。

總有一天他要把那個糟老頭的酒統統倒進水裡。

葉秋生想著那個害他整日奔波的老頭子,再一次發誓。

他走得不快,隨著逐漸的深入,暗道兩邊的岩石逐漸變德越發崎嶇,尖銳的凸起越來越多,暗道中流動的風也越來越強烈,隱隱地帶上了溼意。

葉秋生停下腳步,側耳聽了下,果然從風聲中分辨出了水流的聲音。有風在暗道中流動,說明這條暗道一定通往一個較為廣闊的地方。流水的聲音不大,像是隔著層層岩石傳來的,有些模糊不清,想來離他眼下的位置還有一段距離。

看來記載沒錯:祠下有暗道,左右各一,左生右死。其右通暗河,不可渡,誤入者速返。

下來的洞口,左邊連通著生路,右邊連著死境。而眼下葉秋生卻是明知如此還是進了右邊這一條。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沒奈何,誰讓他只是個『操』勞奔波的命。

葉秋生舉著火把繼續向著裡走。為了追查出這個地方,他在從南邊的蒼濮王朝追索到齊秦王朝,再一路北上到了陳王朝境內的幷州,中間走了多少冤枉路他都懶得數了。

按照他的追查,暗道應該是通往這雁門郡的地下河。雁門郡是隘關處的城,城門出去不遠就是關谷,城池建在崇山峻嶺的環抱中,因而城底下不深出就是堅硬的岩石而非土壤。而靈星祠暗道通向的暗河是橫貫城池的懸河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教員

宜城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