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挽珠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無解(啥時候我才有白銀盟),三國雷神,秋風挽珠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丕說罷將書簡投於地上,夏侯淵等人連忙拾起傳閱。
郭嘉見華文軒等人詫異,便低聲說道:“此乃袁紹帳下許攸投書來報,許都城內太常楊彪因曹公褫奪爵位屢次將其下獄不滿,欲趁我軍在外暗通京兆尹司馬防聯合部屬起兵作亂!”
華文軒一愣,楊彪、司馬防?這倆老爺子是漢室忠臣,此時作亂尚有可能,京兆尹手握四門守衛,人數雖少,但如今許都亦只有許褚的虎賁在內,真亂起來,再加上皇帝撐腰,還真難說結果如何呢!許都一亂,則官渡危矣,糧路被斷,腹背受敵,當真是敗局已定了!
曹丕罵道:“傳我軍令,命夏侯惇著許褚統虎賁緝拿楊彪、司馬防!族內老小盡皆下獄!若有反抗就地處決!”
“子桓公子!當心有詐!”郭嘉急忙攔住傳令兵,“此人來歷不明,僅憑這卷書簡難定楊彪、司馬防之罪啊!”
“難道要等他們起兵作亂了!才能定罪?”曹丕怒目而視,“若無反意,待我戰退袁紹,自會回許都再審!”
郭嘉上前拱了拱手,急切地說道:“如今大戰在即,楊家、司馬家是許都大家,擅動則必會擾亂後方軍心,破壞百官擁戴啊!”
曹丕一腳將面前茶案踹翻在地,“郭奉孝!如你所言,是否放任逆賊為亂京畿?”
“子桓公子息怒!”華文軒上前一步,“奉孝公所言亦有道理,如今只憑一封書簡便判兩大家族謀逆,似乎略為草率了吧?據文軒來看,司馬防與楊彪兩家若要為亂,手上兵馬並不多,可派人或傳書給夏侯將軍,命他酌情處理!”
曹丕似乎仍是有些嗔怒,沉默不言。
這時,又有傳令兵入內報道:“許都荀令君來報,許都城內查獲亂黨謀逆,收監數人正在拷問!”
曹丕冷眼以對,沉聲說道:“知道了,下去吧!”
郭嘉看向華文軒,臉上盡是無奈,曹丕看在眼中,欲言又止。在場眾將尷尬地立在當下,不知所措。
曹丕站起身子,緩慢走到郭嘉身邊,輕輕說道:“亂黨已顯,奉孝仍以為,不可擅動?”
郭嘉抿了抿乾癟的嘴唇,輕聲說道:“楊彪、司馬防皆乃漢室舊臣,位高權重年歲已久,如今漢帝安康,子桓公子又忠君愛國,兩人為亂所謂何事?”郭嘉拱了拱手,“何況二人家族興盛,皆為名門望族,一人獲罪株連九族,豈非不智?”
曹丕冷冷地看著郭嘉,正要說話,帳外又衝進來一人,俯身報道:“汝南黃巾餘孽劉闢,趁李典將軍北上河內,嘯聚山林數萬人劫掠州郡,已受袁紹敕封徵南將軍職銜,圍攻汝南甚急。”
華文軒暗暗叫苦,當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曹丕緊鎖著眉頭,在帳內來回踱著步,郭嘉亦知此時曹丕必然是滿腹怒火,只是正在醞釀而已,自覺地退到一側。
曹丕沉思許久,站定後輕輕說道:“傳我軍令,命夏侯惇即刻緝拿楊彪、司馬防,兩族老幼軟禁於府,命許褚率虎賁看守。辦妥後即刻引所部可用之兵去救汝南!”
郭嘉無奈地閉上了眼睛,無話可說了。
傳令兵下去後,曹丕轉臉看著郭嘉,無奈地說道:“奉孝,子桓知你謹慎,但此時不由你我遲疑,袁紹大軍近在咫尺,許都若有差池,悔則晚矣!”
郭嘉拱手深躬下去,“子桓公子所言極是!”
曹丕不再言語,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出了大帳,華文軒默默地跟在郭嘉身後,來到一處僻靜處,華文軒上前叫住郭嘉,“奉孝公是否以為,此乃離間之計?”
郭嘉看著華文軒,輕輕地點了下頭,“楊彪、司馬防不過朽木不可雕也,但是為亂作孽並非二人可為,何況眾漢臣皆以荀文若馬首是瞻,何以單獨起事?”
華文軒想起荀彧曾經所言,默然不語,沉吟了一下,將許攸降曹之事訴於郭嘉。
“這許攸確實本應降曹的,只是....”華文軒頓了一下,還是瞞下了袁軍中有三國演義的訊息,“只是如今天下格局已亂,凡事皆不可按原本方向度量,文軒亦難保許攸此事到底如何!”
郭嘉細品了一下華文軒所言,無奈說道:“或許,當真是奉孝過於謹慎了。曹公曾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或許,生逢亂世,只有這樣才可保王霸之圖吧!”
郭嘉搖了搖頭,“所以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若我處在子桓公子的位置上,或許我也會如此決斷!”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華文軒目送郭嘉遠去,心中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