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挽珠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有總比沒有強,三國雷神,秋風挽珠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廳上眾人一看他都起了頭了,也陸陸續續伏下了身子,隨聲附和。

曹丕已是捏得兩手都是汗,慢慢走下臺子,單膝跪地雙手一舉,輕聲說道:“臣領旨!”

荀彧卻絲毫並不介意曹丕的怠慢,將手中詔書交到曹丕手上,拉起曹丕說道:“子桓公子年紀輕輕便為一方大將,實乃天佑大漢,降麟兒蕩除奸邪,曹公在天之靈應也倍感欣慰了!”

曹丕苦笑著敷衍了幾句,便朝著華文軒等人使了個眼色,“荀令君少歇,子桓這就回後院寫謝恩奏表。”

說罷,曹丕頭也不回地引著眾人便回了後院,路上華文軒問道:“公子為何走的這麼著急?”

“他荀文若袖中還有一封聖旨,封子建為兗州牧的詔書,你想聽麼?”曹丕頭也不回說道,語氣已極為不善。

眾人更不敢搭話,默默地隨他回了後院偏廳。

曹丕一進門,卻不知那尊銅鶴延年銅燈礙了什麼事,被曹丕一腳踢倒在一旁。

眾人膽怯,又都不願觸他的黴頭,默默地分坐在兩側。

曹丕卻愈發惱怒,將面前書案一掀飛起,大聲地咆哮著:“不說了!議什麼議!明日再說!各自歇息去吧!”

華文軒低頭看了看默不作聲的郭嘉,做了個鬼臉,郭嘉微笑著點了點頭,慢慢起了身子,各自散去了。

不多時,傳來旨意,尚書檯奏明天子,加封南征有功之臣,華文軒因為曹丕的力薦落得個典軍校尉的職位,甘寧因戰功被封為都尉,石韜由於通傳及時進了丞相府做了侍曹,其餘有功之臣各有晉升。

典軍校尉雖是主管禁軍的武職,更是曹操當年做過的官職,如今卻是空殼司令一個,因為禁軍早被虎賁和虎豹騎替代了,虎賁聽命於許諸,虎豹騎自然在夏侯家手上,禁軍只剩個空名頭了。

不過好歹也是個官,而且還可以帶兵,剛好名正言順的將關張兩人手中的近萬人馬納入己手。

細思起來,華文軒不禁心中更是欣喜,畢竟於現世不過一介宅男學生,這穿回三國居然還做得武官,真是造化弄人啊!

曹丕賜給華文軒一處宅子,卻是先前典韋的寓所,華文軒來到院門,只見匾額上已經寫上了“華府”兩個字,不由心中更是欣喜,這地段,這位置,堪比北京一環以內啊,還是個帶庭院的四合院。

寓所內設施一應俱全,典韋本是習武之人,後院堆滿了武具,一對鐵戟被恭敬地拱在一處香案上,雜役介紹到,這乃是典韋生前所用,典韋戰死時被宛城胡車兒偷去了,張繡歸降時又給送還回來了。

華文軒不由恭敬地施了個禮,畢竟典韋其人也是員值得尊重的虎將。

回到前廳,前來賀喜之人絡繹不絕,雖只是個典軍校尉,但隨著南征之人陸續回許都,華文軒的雷神事蹟漸漸在這城中傳開了,再加上路人皆知華文軒乃是曹丕眼中的紅人,所以連續多日,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快將華府的門檻踩折了。

華文軒本就不善應酬這種事,連續幾日說的也是口乾舌燥,還好有徐庶在前頂住,他與石韜兩人迎來送往,倒是幫華文軒將人情都留下了,華文軒後來幾日便不再露頭,自與甘寧在後院研習武藝。

汝南李典早派人尋著華文軒那獨特兵器,命人快馬送回許都,以做賀禮,這別緻的鐵鞭倒是讓關羽大開眼界,連呼奇特。

華文軒看著這漆黑的兵器,倒是想起尚在荊州的黃月英來,也不知那丫頭過的還好不好,順勢又想到諸葛亮尚未出山,該找一時候再去拜訪一下了。

何晏連日來被孫尚香綁著催問婚事,已是窩了一肚子火,一天能來華府數次,與華文軒商議如何處理孫尚香之事,華文軒尚無好的對策,此事又不能找那兩個多謀的郭嘉和徐庶商議,愈發的不知所措了。何晏只得陪著孫尚香遊山玩水,意圖拖延,倒也忘了青釭一事。

轉眼已入盛夏,華文軒天天與甘寧,徐庶、關張兩位將軍廝混在一起,較量武藝,飲酒作樂,暢談前後事,漸漸已是混的捻熟,加上華文軒有心拉攏那兩人,嘴巴似抹了蜜一般,恰好關羽、張飛自劉備死後茫然處世,經徐庶旁敲側擊後,也就權且選擇跟著華文軒廝混吧。

只是曹丕卻自關張二人與華文軒熟絡之後,相見甚少了,關張兩人言語間多露出對曹家人不恭的態度,華文軒卻並不在意,畢竟這本就是兩撥互看不順的人。

這一日,華文軒等人正在後院納涼,忽然前院來人,報道:“曹丕公將軍有請文軒公子,有要事相商!”

華文軒默默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