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部分,顧三娘再嫁,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肯,裡頭到底說了些甚麼甜言蜜語呢。”

孫氏嘴裡害臊的‘噯喲’一聲,臉上飛來一片紅霞,一旁的吉昌公主默默看著她二人,難免有些苦澀,她與蔣鎮言分隔兩地,蔣鎮言又是個冷麵冷情的人,任憑她苦苦等候多年,也暖不了他的心腸,想到她背井離鄉遠嫁京城,到如今仍是孤零零一人,吉昌公主心裡忍不住帶了幾分悽苦。

“二嫂。”孫氏小心翼翼的望著發怔的吉昌公主,她得意忘形,竟忘了她那個二伯不是好人,放著吉昌公主獨守空閨,這麼些年也不回來看一眼。

顧三娘剛剛進府沒多久,並未聽說過吉昌公主和蔣鎮言之間的糾葛,這會子看到吉昌公主滿臉冷淡,心知其中必有內情,只是她不便相問,於是也跟著一起靜了下來。

屋裡歡快的氣氛淡了下來,孫氏暗自後悔不已,正在這時,從外間傳來一陣動靜,吉昌公主問道:“出了何事?”

不一時,有個媳婦子進來回話,她說道:“聖旨來了。”

顧三娘等人心頭一驚,她們幾個婦人面面相覷,誰也顧不得再理會剛才的小心思。

此時,傳旨的太監已進了蔣府,蔣中明放下手裡的筷子,他和沈拙互視一眼,兩人多少猜到聖旨的來意。

“看來皇上是要退讓了。”沈拙說道。

蔣中明不緊不慢的說道:“京中的幾位公侯接連上摺子推舉你,再加上前些日子的風言風語,他如何還能靜下來煉丹。”

“老爺,香案擺下來了。”蔣中明的長隨站在門外回話。

蔣中明微微頷首,他換了官服,便和沈拙一道前往外院接旨。

只說蔣中明他父子二人去了,留下幾位女眷惶惶不安,屋裡的殘席早就撤走,吉昌公主命人守在外頭等候通傳,過了片刻,有旺家的進到屋裡,顧三娘看她臉上帶著喜色,懸著的心總算落回肚子裡,她問:“不知皇上下的甚麼旨意?”

有旺家的笑道:“皇上說,咱們家大爺內外兼修,是個難得一見的賢才,要任命他做國子監祭酒的職務。”

孫氏握著顧三孃的手,她笑著說道:“這下好了,大嫂加封誥命是遲早的事。”

“還早呢。”進屋的是沈拙,他輕笑一聲,對著顧三娘說道:“要想做這個國子監祭酒,三日後我需得吵贏十六個人才能算數。”

顧三娘一頭霧水,她問:“這又是個甚麼道理,做官還要吵架?”

這倒不怪顧三娘沒有見識,就連沈拙接了聖旨也是啼笑皆非,眼看朝中舉薦沈拙的呼聲越來越高,靖文皇帝哪裡還能假裝視而不見,恰巧安妃在這個時候授人以柄,兼之前幾日諫官的摺子一經流出,逼得靖文皇帝不得不下了這道聖旨。

只不過,要讓沈拙輕巧巧的做了國子監祭酒,靖文皇帝又心有不甘,故此,他以沈拙履歷空缺為由,在三日後設臺辯論,只要沈拙贏了,方可出仕為官,若是輸了,從今往後再不許任何人提起這話。

孫氏驚訝的說道:“一個人跟十六個人辯論,我的老天爺,這可如何辯得贏?”

屋裡的人都道靖文皇帝是在有意為難,顧三娘卻回想起剛進蔣府,御哥兒無意翻到沈拙的書,他最擅長的似乎就是跟古人隔空吵架。

☆、第91章

靖文皇帝下旨,令沈拙與十六學士辯論,辯贏方可出任國子監祭酒,辯題由靖文皇帝親自擬定,即是‘天子諸侯之傳世,立嫡與立賢,孰優孰劣’,姑且不論這場辯論的輸贏,單說辯題一經流傳,滿城文武百臣震驚不已,這皇帝恐怕是起了廢儲的心思。

不提太子一方是如何的夜不能寐,只說辯論地點就設在郊外的清水寺院,到時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庶民百姓,皆可入寺觀戰,與沈拙相辯的十六位學士,有朝廷裡的官員,也有自來民間的書生,他們個個飽讀詩書,能言善辯,都是皇帝親點的辯手,身上擔負著只許勝不許敗的重任。

在辯論之前,關於勝負已有諸多猜測,有說沈拙對戰十六學士,恐怕是輸定了,便有人反駁,當年商鞅舌戰群儒,以一敵十,辯得秦國貴族啞口無言,這沈拙師出謝柏,未必沒有勝算。還有人以為,皇帝以多勝少,就是贏了也勝之不武,便有人不服氣的說道,舉凡入仕,誰不是一步一步往上爬,沈拙此前無官無職,卻想以舉子之身出任從四品的國子監祭酒,若是叫他輕而易舉的透過了,又怎能顯出他的本事?

這三日,京城到處都在談論這場辯論,還有些頭腦靈活的人甚至以此下起賭注,到了辯論這日,清水寺被擠了個水洩不通,寺外甚至還擺起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