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部分,顧三娘再嫁,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拙雖說和家裡斷絕往來,但他有一位授業恩師卻是不得不去拜訪的,這幾年沈拙久居酈縣,他和恩師住的羅宋縣相距甚遠,平日就連書信來往都十分不便,這回他娶到心愛之人了,無論如何也得攜著新媳婦去探望恩師。

只因路途遙遠,不好帶著小葉子和御哥兒同行,顧三娘託了秦大娘照看兩個孩子,至於鋪子裡的買賣,自然有朱小月幫著打點,他二人即日啟程,這一路兩個行了半個月,路上走走停停,沈拙還順便帶著她逛了沿途的名山古蹟,實在讓顧三娘懷疑他不過是藉著拜訪恩師的名義來遊山玩水罷了。

這一日,她們總算到了羅宋縣,這裡被幾十座連綿不絕的群山環繞,有些地方甚至車馬不通,因著沈拙的先生住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裡,他倆到了羅宋縣先休整了幾日,然後買了一些見面禮,又租了一乘馬車,便往先生住的地方去,走了不久,前路不通,他二人只得棄車步行。

路上,顧三娘問起沈拙,他先生為甚麼好端端的要獨自搬到山裡獨居,沈拙這才細細與她說起這其中的緣由。

沈拙的先生本名叫謝柏,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乃至於陰陽八卦、琴棋書畫都是無一不精,無一不曉,他出身江南的醫學世家,要說這樣的傳世之才,應當官居高位才是,可惜謝柏性情孤僻,又生得狂傲放蕩,竟不為世俗所容。

只因謝柏與蔣家有些淵源,沈拙少年時,收他做了關門弟子,後來他教習了沈拙數年,待到沈拙長成之時,謝柏便離開京城,歸隱山野。

顧三娘聽了他先生謝柏的生平,不禁感概的搖了搖頭,她說:“大抵有才華的人或多或少有些世人難見的怪脾氣,可一個人住在這荒山野嶺,實在是怪孤單的。”

沈拙輕笑一聲,他說:“這倒不用你替先生擔憂,先生喜靜,但凡多兩個人,他還嫌吵鬧呢。”

說完,他又道:“上回和先生分別,還是為了給御哥兒看病,也不知這幾年他過得好不好呢。”

顧三娘聽說孩子曾經得過大病,心知既然千里迢迢尋過來請先生相助,想必一定病得很重,便關切的問道:“御哥兒得了甚麼病?”

沈拙跟她說道:“那是從胎裡帶的熱毒,剛生下來沒幾日,就高燒不退,好幾次差點夭折,請了無數名醫,都說御哥兒怕是養不大,我捨不得孩子,於是帶著他來找先生,先生妙手回春,將御哥兒體內的熱毒引了出來,又細細的將養了一年多,這才保住了御哥兒的一條小命。”

顧三娘嘴裡唸了幾聲阿彌陀佛,別看沈拙說得風淡雲清,顧三娘猜測當時必定險象環生,好在如今的御哥兒活蹦亂跳的,看起來並沒甚麼大礙。

“先生救好了御哥兒,就趕我們下山了,我帶著孩子回京住了不久,又帶著他搬到酈縣,之後就跟你們遇到了。”說到這裡,沈拙的嘴角忍不住噙了一絲笑意。

顧三娘聽了半日,見他一直沒有提到御哥兒的親孃,出聲問道:“那御哥兒的娘呢?”

本來微笑的沈拙,雙眸微微一沉,臉上的神色也隨之變得漠然,顧三娘直覺他不願提起御哥兒的娘,便閉嘴不再多話,沈拙扭頭看到顧三娘低頭不語的模樣兒,握住她的手,淡淡的說道:“她死了,莫要再提她了。”

顧三娘楞了一下,沈拙並非不念舊情的人,然而看他的樣子,似乎很是厭惡御哥兒的親眼,想到他為了離開家族,連姓氏都改了,也不知跟這些有沒有甚麼干係。

話題到此為止,顧三娘和沈拙二人走了半日山路,一個人影也沒碰到,直到日頭升到頭頂,顧三娘遠遠看到山腰有兩間茅草屋,她歡喜的指著那裡問道:“這就是謝先生住的地方罷?”

沈拙微笑著點了兩下頭,本來疲憊不堪的顧三娘重新鼓起幹勁兒,朝著茅草屋走去,只是那屋子看著近在眼前,其實他二人花了一頓飯的工夫才走到地方。

等到近處,顧三娘見到這兩間茅草屋被籬笆圍成了一個院子,這會子院門緊緊關閉著,四處除了蟲鳥發出的聲音,再沒有多餘的動靜。

“看這樣子,先生好像不在家呢。”顧三娘說道。

沈拙皺起了眉頭,他倒是沒想到這一點,他先生時常會進山採藥,一走就是十天半個月,他要是去採藥了,還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回來呢。

“先進去再說罷。”沈拙推開院門,他帶著顧三娘進了裡面,跟在身後的顧三娘好奇的打量著這位怪才的居所,誰知她剛看了幾眼,就吃驚的瞪大雙眼。

沈拙朝著她的視線望過去,這院子靠東側的方向有一座墳堆,顯然顧三娘是頭一次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