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部分,顧三娘再嫁,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旨一出,宮中的權貴之間開始流傳靖文皇帝重病的訊息,太子一日三封問安的摺子遞到御案之前,轉眼就被安妃燒掉,只是太子權當不知,問安的拆子一日比一日勤快。
外面這些撲天蓋地的風波,沈拙從來不曾帶進蔣府,誰知這幾日,忽然有一則傳聞,說是靖文皇帝有意要將孀居多年的河陽公主許配給沈拙為妻。
起先眾人只當是謠傳,誰知,那河陽郡主忽然奉詔進京,謠言也就真了幾分,燕州距離京城甚遠,往常河陽公主輕易不得回京,此次靖文皇帝鄭重將她請回京城,不是為了再嫁,又是為了甚麼?
說起河陽公主,也是個命運坎坷之人,她與靖文皇帝同輩,母妃出身低微,是以成年後,靖文皇帝就將她嫁給據守燕州的守將陳怙為妻,她嫁過去不到半年,陳怙將軍病亡,可憐河陽公主也沒留下個一子半女榜身,靖文皇帝又不招她回京,河陽公主便只得留在燕州守寡。
京城之中都知道沈拙續娶了顧氏為妻,那顧氏雖說出身貧寒,卻深得沈拙敬重,如今橫□□來一個河陽公主,難不成是要她做沈拙的妾室?可那河陽公主即便不受皇家重視,好歹也有個公主的頭銜,要是給人做妾,不說河陽公主本人,就是皇室也不會應允,如此看來,皇帝如若真的有意要將河陽公主下嫁給沈拙,要不就是沈拙休掉顧三娘,要不就是顧三娘退居妾室,無論是哪一種,京裡又添一件談資,各府都在冷眼旁觀,看那沈拙如何應對。
沈拙早知靖文皇帝死了,那麼弄出這些事來的,無疑就是安妃,只怕她一來是想離間他們夫妻二人的感情,二來想借著此事,模糊靖文皇帝病重的焦點。
沈拙原本打著以不變應萬變的主意,不想顧三娘聽到外頭的傳言,就先吃起飛醋來了,這顧三娘本在內宅保胎,沈拙又責令家人不許把外頭的煩心事說給她聽,誰想孫氏聽說了這事,唯恐顧三娘被安妃算計了去,急急忙忙就來給顧三娘通風報信。
孫氏好心辦了壞事,被吉昌公主好一頓責罵,沈拙呢,到這個時候,這才發覺他能言善辯的本事,到了顧三孃的面前,竟是一點兒也施展不開。
顧三娘不吵不鬧,只是默默的坐著垂淚不止,沈拙急得冒汗,他勸了半日,顧三娘手帕都打溼了三條,眼淚就是沒有停下來。
沈拙心知顧三娘懷著身孕,難免有些胡思亂想,於是耐著性子勸道:“你難道看不出這是安氏在挑撥我們兩人呢,你若是生氣,就是上了她的當了。”
顧三娘擦著眼淚,嘴裡賭氣說道:“我沒生你的氣,你不必發惱,我只氣自己不中用,身家性命由人不由已,安氏一句話,我也就無可奈何了。”
說起顧三孃的脾性,沈拙是再清楚不過的,她倔強固執,不管受多大的苦也能咬牙撐住,往常不愛流淚的人,這陡然哭了起來,就是他也慌了神。
“胡說八道,你嫁給我了,就由我來做主,看誰敢來要你的強!”
顧三娘淚眼望著他,說道:“你別哄我了,我知道,人家公主都到京城來了,你有心想護著我,抵得過皇帝一張聖旨麼!”
沈拙見她苦勸不聽,於是繃著臉從牆上取下寶劍,並看著顧三娘,鄭重的說道:“你說得倒有幾分道理,既然如此,我這就去殺了河陽公主,看那個皇帝還敢不敢亂點鴛鴦譜!”
說著,他抬腳就要往外走,顧三娘急了,哪裡還顧得上甚麼皇帝公主,她喊道:“噯,你站住!”
沈拙停下腳步,轉頭望著顧三娘,顧三娘看他滿臉狠絕的樣子,只以為他當真要去殺河陽公主,便說道:“我何曾要你去殺公主了,你不要命,難道我和幾個孩子也不要命了!”
沈拙看了顧三娘,為難的說道:“那就難辦了,我一心只認你做妻子,卻又不能抗旨不遵,你倒說說我該怎麼辦!”
顧三娘收了眼淚,只是眼眶還是紅紅的,她說道:“皇帝的聖旨又沒有下來,我與你是合情合理的夫婦,他就是皇上,總不能逼著我們和離罷。”
說到一半,顧三娘看到沈拙唇邊帶著笑意,知道自己被他哄住了,她瞪著他,哭又不是,笑又不是,於是躺了下來,背對著沈拙不理他。
沈拙放下手裡的寶劍,他走到床榻邊推了推顧三娘,柔聲說道:“你是個聰明通透的人,難道還看不出我對你的心思。”
顧三娘耳邊聽著沈拙溫柔的聲音,心裡有些羞赧,她也心知她是在無理取鬧,只是聽說皇帝要給沈拙賜婚,這眼淚就再也止不住,要是放在先前,她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自己何時變得這般脆弱。
“我和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