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快穿之我是宿瘤女002(二)
李玄機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集 快穿之我是宿瘤女002(二),快穿武則天:拯救花式男神,李玄機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魏國,蘇秦又遊說魏襄王。
他先分析魏國的地理情況,指出:魏國地方雖小,但田舍密集,人口眾多,車馬賓士,國勢與楚國不相上下;如今侍奉秦國,每年納貢,一旦秦國征伐魏國,沒人願意出兵相救。接著蘇秦以越王勾踐和武王伐紂的以少勝多為例,提醒魏王:魏國兵強馬壯,不用懼怕秦國;如果割地侍秦,未及作戰,國家已經先虧損了,主張侍奉秦國的都是奸佞之臣,要謹慎決策。最後援引《周書》,勸誡道:事前不考慮成熟,後必有大患,如果大王能聽從我的建議,六國同心協力,就無強秦危害之患了,所以趙王派我呈上合縱條約,等候您的差遣。
當蘇秦向東行進,來到齊國,遊說先王齊宣王。
照例,蘇秦先分析齊國國勢,指出:‘齊國四面天險,兵精糧足,自有戰役以來,從未徵調過泰山以南的軍隊,也不曾渡過清河,涉過渤海去徵調這二部計程車兵。都邑臨淄富有而殷實,人口眾多,居民就有七萬戶,足夠湊齊二十一萬大軍,沒有哪個國家能比齊國強大。’
接著指出齊國的戰略失誤:‘魏之畏懼秦國,是因為和秦國接壤,雙方如若交戰,十日內即可分出勝負,勝,則兵力損失嚴重,四境無法保護;不勝,則國家將要滅亡,所以韓、魏才如此看重和秦國的交戰,且很容易向秦國臣服。但是齊國和秦國的情況就不同了,齊國險要、易守難攻,且秦國孤軍遠征,顧慮重重,明顯不能對齊國構成威脅。如此形勢下,卻想侍奉秦國,是大臣們的戰略過失。如今齊國沒有臣服秦國之名,卻有國富民強之實,所以我希望大王稍微留心考慮一下,以便決定對策。’
蘇秦說服齊國後,向西南行進,到達楚國,遊說楚威王。
他先分析楚國,進言說:‘楚國地方五千餘里,軍隊有百萬之眾,戰車千輛,戰馬萬匹,存糧足夠支用十年,這些都是稱霸的資本;如果您也侍奉秦國,那沒有哪個諸侯不臣服秦國了。’接著分析天下形勢,說:‘秦國最大的憂患就是楚國,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秦楚不能並存。合縱成功,楚國就能稱王;連衡成功,秦國就會稱帝。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合縱以孤立秦國,否則秦國兵分兩路,都邑鄢郢就有危險。’
最後蘇秦又提醒楚王:‘秦是虎狼之國,有吞併天下的野心,是天下諸侯公敵。主張連衡之人都想割地給秦,這是敬奉仇敵,對外依仗強秦,對內挾持君主,罪惡深重。合縱成功,各諸侯會割地事楚;連橫成功,楚就要割地奉秦。二者天上地下,希望您能好好考慮。’
你道這蘇秦遊說燕、趙、韓、魏、齊、楚各個國家君王,這些君王怎麼做的?……
燕國:
燕文侯認為蘇秦之議很有道理,允諾蘇秦‘如果能以合縱之計維持燕國安定,願舉國相報’。於是資助蘇秦車馬金帛,前去遊說趙國。
趙國:
趙肅侯採納了蘇秦的‘合縱’主張,資助他去遊說各諸侯國加盟,以訂立合縱盟約。
韓國:
韓宣王聽完臉色大變,手按寶劍,仰天嘆息道:‘我雖然沒什麼才能,但也決不能侍奉秦國。既然趙王已經有了主意,我願意舉國聽從您的安排。’
這事魏國也從了。
至於齊國:
齊宣王說:‘我不聰明,且居住在偏僻靠海的東境,從未聽過您高明的教誨。如今您奉趙王之命來指教我,我願舉國聽從您的安排。’
楚王說:‘秦楚接壤,秦有吞併之意,不可親和。韓、魏經常遭受秦國威脅,不可與之深入謀劃,怕有叛逆之人告密,危及國家安全。我自料以楚抗秦,又未必能勝。與群臣謀劃,皆不可信,因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如今您打算統一天下,團結諸侯,保護危國,我願舉國服從。’
這蘇秦遊說完各個諸侯後,六國達成合縱聯盟,團結一致。
他被任命為從約長(合縱聯盟的聯盟長),並且擔任了六國的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相印。
合縱成功,蘇秦自楚北上,向趙王覆命,途經洛陽。
車馬行李、各諸侯送行的使者頗多,氣派比得上帝王。
周顯王聽到這個訊息感到害怕,便為他清掃道路,並派人到郊外犒勞。
就算是那蘇秦的家人也匍匐在地,不敢仰視。
蘇秦感慨萬千,說:‘同樣的一個人,富貴了,親戚敬畏;貧賤時,連親戚都輕視,更不必說一般人了。假使我當初在洛陽有二頃良田,現在又怎能佩帶六國相印呢!’於是散發千金,賞賜給親戚和朋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