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這不科學,諸天世界之開掛人生,那年我十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琅知道,大部分的小行星,都是蘊含著大量的金屬物質的。
一個天然磁石礦所能產生的磁場和吸力,很恐怖,但是還不足以將天上的小行星給吸下來。
林琅出生的那個時代是6500萬年前的現代社會。
現代科學界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過諸多的研究和猜想。
最為可信的一個說法,就是行星撞擊說。
據說在在6500萬年前的某一天,一顆直徑十多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在地球上引起了一系列災難和變化,是恐龍時代絕大部分生物滅亡的真正原因。
科學家還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周圍,找到了據說就是當時行星撞擊地球留下的隕石坑,一半在海洋裡,一半在陸地上。
撞擊坑的直徑超過了180公里,撞擊威力相當於100萬億噸TNT炸藥,撞擊產生的直接、間接災害滅亡了像恐龍這種體型較大的生物。
理論上來說,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能夠算的上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
試想一下,在6500萬年前的某有一天,恐龍們正在無憂無慮地生活這,突然在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十多公里,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小的巨石從天而降。
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高溫迅速的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並以極快的速度擴散。
沖天大海嘯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湧的巨浪席捲地球表面後會合於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裡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陸地上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
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的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
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捲走並埋葬起來。
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裡,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佈,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
在這種環境之下,大大小小的恐龍和其他的生物都開始滅絕,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之後經過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地球的生態環境才漸漸地恢復到之前模樣。
這個時候,哺乳動物的春天就來臨了,人類的祖先原始古猿開始了輻射狀演化,出現很多分支。
林琅特意瞭解過整個史前時代的相關資料,如果恐龍不滅絕,那麼哺乳動物就不會迎來發展機遇,更不會從舊世界中的猴子誕生出猿類,也就更不會演化出人科動物。
林琅覺得,冥冥中自有定數,歷史就是這麼的巧合,就好像恐龍的滅絕,就是為人類的出現而鋪設的必要條件。
要知道,人類相比於自然界的大多數動物,在體質上絲毫沒有優勢。
速度不如獵豹,力量不如蠻熊,不能在水下長時間呼吸,不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飛翔,人類唯一的依仗就是智慧,是智慧讓人類領先於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
但是智慧方面的優勢需要長時間的發展才能展開。
試想一下,在沒有飛機坦克大炮甚至冷兵器都沒有的人類史初期,如果人類和恐龍共存的話,人類只有逃命的份,最後的結果就是在恐龍的捕殺下滅絕。
就像林琅一樣,如果不是腦海當中繫結了一個系統,林琅在這個恐龍時代,絕對活不過第四章,寫到第三章的時候,林琅就掛了,那麼......全書完。
想到這裡,林琅一臉難以置信的輕聲問道:“系統,你是說,只有恐龍大滅絕之後,才有可能進化出人類來,要是恐龍沒有滅絕,那麼地球將一直被恐龍統治?”
系統說道:“可以這麼說。”
林琅沉吟片刻,覺得這個假設是成立的。
地球上的整個完整的生物史上,滅絕大恐龍,剛剛好給人類的進化和繁衍創造了條件。
如果只是虎豹獅狼這些食肉動物,其實能夠威脅到人類的存在,卻沒有辦法阻礙人類進化的過程。
但是恐龍就不一樣了,如果恐龍跟人類並存的話,在人猿還沒有完全進化成功之前,說不定就被恐龍們捕殺殆盡了。
所以,只有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恐龍全部死光了,才能給後來的人猿創造了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
可是,一顆小行星,能被地下的天然磁石給吸引來嗎?
就算是林琅腳下的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