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章 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會打工的,胡善圍,暮蘭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甘和騷動。
要忍,不作就不會死。
就當這是父皇對我的考驗,解縉被貶交趾,這只是開始,將來會有更多親近東宮的大臣被漢王勢力排擠、被父皇猜忌。
可是,人非草木,如果人們能夠一直保持理智,當忍者神龜,為何歷朝歷代都有沒能忍住的太子?
一個忍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太子心潮澎湃,抄的經書總是走神,抄錯了只能扔在廢紙簍裡,重新抄寫,抄了一下午,居一篇都沒抄成,廢紙簍倒是堆起了小山。
太子覺得心悸、頭暈,視線模糊,一個個小楷字像是灑了水,字跡慢慢暈開,像是長了一圈黑絨毛。
連握筆的手都開始發抖了,曉得自己消渴症又犯了,肚子稍微空一會,就像氣血兩虧似的渾身提不上勁。
這該死的身體!
太子正要命人拿點東西來吃,一個人提著食盒進來,擺出一盤菱粉糕,這是廚房為太子特製的,少糖少油,當然,也不好吃。
好吃的東西不健康,健康的東西不好吃。不過,性命要緊。
倒不是尚食局小氣,只肯送一盤點心。這是為了太子著想,因為送再多,太子能入口的十分有限,看得著吃不著,心裡貓抓似的難受,不如少送一些,太子吃兩口就立刻端走,免得太子看著眼饞。
太子吃藥似的連吞了三塊,喝了點水,胃裡有了食物,稍稍好受一些。
眼神開始對焦,看東西不花了,太子這才發覺送餐的居然是胡善圍。
太子擦乾淨了嘴角的菱粉,“怎是胡尚宮親自來送,尚宮請坐。”
胡尚宮不可能無緣無故的來柔儀殿,一定有話要說。
胡善圍坐在交椅上,“太子思戀仁孝皇后了吧。微臣三進宮廷時,仁孝皇后曾經和微臣深談過一次,交代後事。仁孝皇后最放心不下的,是太子和漢王。”
一提仁孝皇后,瀕臨崩潰的太子鼻頭一酸,幾乎要落淚,誰還不是個寶寶了,娘,寶寶心裡苦啊,寶寶什麼都不能說。
沒孃的孩子像根草,倘若母后還在,我怎麼可能快被二弟和父皇逼瘋了!
的確,如果仁孝皇后在世,永樂帝親征,有強悍的仁孝皇后坐鎮京城,太子監國,永樂帝根本不用漢王監督太子,他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親征韃靼了。
胡善圍是個一諾千金的人,仁孝皇后的臨終託付,她記得一清二楚。
“本宮並不貪戀這人間富貴,只是擔心兄弟骨肉相殘,本宮知道為難胡尚宮了——如果可能,請胡尚宮盡力避免悲劇發生……”
解縉私會太子,效力宮廷多年的胡善圍明白這是個陷阱,傳話的小內侍沒有膽子去陷害朝廷大臣,根子在左副都御史劉觀那裡,劉觀故意要小內侍去把解縉叫過去,自己卻藉口肚子不舒服,又去更衣,導致解縉誤入。
劉觀身為二品大臣,都察院的二把手,為什麼要陷害解縉?
一定是漢王從中作梗。
仁孝皇后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胡善圍少不得要出馬,出面開解太子。
胡善圍說道:“微臣第一次見到太子殿下時,正值孝慈皇后向皇族賜書《趙宋賢妃訓/誡錄》一書,微臣去燕王府賜書,當時殿下只有三歲,微臣和仁孝皇后講完這本書,仁孝皇后當即換了男裝,帶著微臣去郊外抓賭,把定國公綁在馬後拖拽,還佯裝砍斷定國公的手指,定國公嚇得從此不敢再賭了。”
定國公徐增壽,是太子的二舅。當年太子等四人在京城為人質,二舅徐增壽娶了沐春的大妹妹沐氏,但沐氏死的早,沒有子嗣,徐增壽把四個外甥當自家孩子看待,二舅也是他們唯一可以躲在羽翼下,得到片刻喘息的親人。
可惜徐增壽死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永樂帝和漢王即將攻入京城時,被建文帝一劍封喉。
提起徐增壽,太子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滴落在佛經上,“二舅……二舅對我們很好。二舅當年是京城第一紈絝,放蕩不羈,母后這個大姐出馬教訓他,這次最嚴厲的一次。”
胡善圍遞過帕子,“仁孝皇后騎馬抓賭教訓定國公時,肚子裡還懷著漢王,漢王在那一年的大年三十除夕夜出生,聽到燕王府傳來的好訊息,高祖皇帝和孝慈皇后大喜過望,微臣至今記得,那一年的煙花放到天亮才歇,高祖皇帝賜名為‘煦’。”
漢王朱高煦,出生就帶著吉利喜慶,簡直是天選之子。
這個弟弟,小時候還是挺可愛的,長大了就……想到漢王,太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