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章 乞骸骨,胡善圍,暮蘭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朝尚宮胡尚宮要涼了。

這個傳聞和紀綱謀反被炸死的訊息幾乎一起傳出來的。

身為女人, 一旦取得一些成就, 外頭總會幻想她是靠一個、或者好多個男人出頭的。

知道內情者嗤之以鼻, 但是能有幾人是知情者呢?

大多數都認為, 紀綱一死, 胡尚宮自然幹不下去了,八成還要流放或者殺頭。

謠言越滾越大, 見慣風雨的胡善圍並不懼怕, 再大的風浪都親歷過了, 她只是為紀綱之死悲傷難過。

每次她看到宮廷獨有的明黃琉璃瓦,恍惚中,有一個身影蹲在屋頂上修瓦片, 屋頂的漏洞被他的“巧手”越修越大了。

後來, 乾脆從屋頂漏洞裡掉下去, 落在她的床上。

他說:“……賠什麼都可以,賣身不行,這輩子都不可能賣身的。”

所有人都可以罵紀綱, 唯獨胡善圍不會。

她甚至理解紀綱為了給毛驤復仇, 把“朱明皇室”當成最後一個敵人的做法,因為當年範尚宮的屍首從沉船裡抬出來的時候, 胡善圍就立下了為她復仇的誓言。

哪怕最後查到是大明皇帝,她也不曾畏懼, 宮廷潛伏五年,一把火燒了真兇建文帝。

她和紀綱唯一的不同,就是她不傷害無辜, 她點了建文帝,卻安排了馬皇后和兩個兒子漂洋過海,放他們自由。

紀綱為了復仇,幾乎是無差別的攻擊,朱瞻壑那個乖孩子才十四歲啊,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就這樣一去不還。

如果我早點覺察紀綱的不對頭,及時勸阻,是否能避免悲劇發生?

怕是……不能。

一股無力感襲來,胡善圍心灰意冷,不如歸去。

永樂帝看著賬冊上的烏紗帽和令牌,“胡尚宮原本和家人在雲南隱居,生活安寧,是朕不打算立繼後,那時候張貴妃又太年輕浮躁,震懾不住後宮。便一道聖旨,召胡尚宮回宮,協助張貴妃料理後宮之事,這十年來,胡尚宮的付出,朕是知道的。紀綱狼子野心,連朕都未覺察,何況是胡尚宮呢?如果胡尚宮有失察之罪,那麼朕就更有罪了。胡尚宮無罪,不必自稱‘罪臣’。”

“所以……”

永樂帝站起來,將烏紗帽戴在胡善圍頭上,“朕當年與你約定,遷都之日,就是胡尚宮離開之時。朕一言九鼎,說話算數,不會因莫須有的謠言而讓胡尚宮蒙冤受屈。如果胡尚宮就這樣走了,豈不是坐實了那些不堪的謠言?”

胡善圍並不在乎謠言,說道:“微臣感謝皇上信任,只是如今朝廷宮廷皆動盪不安,微臣若還留在宮中,皇上和張貴妃要承受不少壓力。何況如今張貴妃已能夠獨當一面,宮廷其他女官也能夠撐起尚宮之職,還有北京都城即將建成,這幾年即可遷都,是時候給新人騰出位置,讓她們提前歷練了。”

永樂帝不同意,“胡尚宮是朕下旨請來的,靖難之役、朕登基為帝,胡尚宮的功勞朕一直記在心裡,朕當年也答應仁孝皇后善待胡尚宮。”

“如今胡尚宮受小人牽連,朕豈能讓胡尚宮蒙冤受屈?留在宮廷,就表示朕是相信胡尚宮的,謠言不攻自破,漸漸消失。倘若胡尚宮若就這樣退了,外頭的小人會以為胡尚宮失去聖心,恐怕一堆人要踩你,朕是從藩王過來的,見慣了捧高踩低,朕不想見胡尚宮受委屈。”

胡善圍心想,我們全家回昆明隱居,想踩我的人門都不著,即便有人找上門,誰踩誰還不一定,遂一拜,“微臣年事已高,請乞骸骨,回鄉養老。”

永樂帝念及以往情面,倘若就這樣讓胡尚宮走了,那些靖難的功臣們豈不寒心?故不肯答應,可是胡尚宮執意要走,永樂帝強留恐怕不妥,想了想,找到一個折中的法子,說道:“朕下旨請胡尚宮重新出山,即便要退,也要胡尚宮退的體面,有始有終,不可能因莫須有的謠言而讓胡尚宮乞骸骨歸鄉。”

“當初朕與你遷都就走的約定,依然有效。如今北京的大明皇宮已見雛形,皇宮搬遷不能一蹴而就,新皇宮急需召一部分新宮人當差事,就請胡尚宮去北京皇宮主持大局,訓練宮人,待大明正式遷都,朕必定重謝,為胡尚宮設宴擺酒,送胡尚宮乞骸骨歸鄉。”

胡善圍並不在乎這些虛名,她一刻都不想這裡待著了,因為她心不靜,只要抬頭看見鋪著明黃琉璃瓦的屋頂,恍惚能見一個熟悉的身影上房揭瓦,她已無法像以前那樣專注的當差。

去北京皇宮,能夠避風頭,遠離京城紛紛擾擾,胡尚宮將來有個完美轉身。永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