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幼軍,胡善圍,暮蘭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幼軍才會對沒有任何勢力的皇太孫保持忠誠,因而他們所依仗的只有皇太孫一人,參軍就是打一份工,守護皇太孫是他們唯一的責任。

大明衛所,一般為五千六百人。現在皇太孫手裡的府軍前衛親軍有兩萬八千人,一共二十五個千戶所,一下子膨脹了近五倍!

更要命的是,府軍前衛除了保護皇太孫,還有一個職能是守護大內,在皇宮巡邏,隨身配刀劍等武器。

永樂帝這項決定自然又又引起軒然大波。剛剛從詔獄裡出來,官復原職的東宮屬官楊士奇等人就明言反對:

“皇上,東宮太子都尚無如此特殊的扈從,皇太孫獨自掌控兩萬八千隨駕軍伍,進入大內,此乃凌駕於太子之上!於國,東宮高於皇太孫宮,於家,東宮太子是父,皇太孫是子,兒子豈能高於父親?此時於理不和,還有礙孝道,請皇上三思啊!”

東宮屬臣這些人簡直對東宮太子死心塌地,吃了好幾年牢飯,眼睜睜看著好些同僚病死獄中,剛剛出獄,沒過幾天好日子,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又為了太子和永樂帝硬扛。

關鍵是,他們說的有道理,龐大的幼軍府軍前衛無論政治還是孝道都不合理。

但是,永樂帝是不亞於高祖皇帝的一代雄主,他不是個講道理的人。

永樂帝說道:“如今大明要遷都北京,兩個京城的防務都急缺兵源,總不能從守護北方的軍隊那裡抽調吧?萬一邊關出事,誰來負責?何況幼軍不是軍籍,地位低下,就是一群淘氣的孩子,交由皇太孫訓練,守衛大內。孫子守護父親和祖父有什麼不對?這明明大孝啊。朕意已決,莫要再提。”

真是龍眼看人低,幼軍不幼,個個都是身前體壯的年輕人,那裡是“孩子”了?

永樂帝鐵了心指鹿為馬,還問御座旁邊眼觀鼻、鼻觀心的太子,“你以為何?”

太子能說不同意嗎?太子從來沒有反對過永樂帝任何一項決定,除非他不想幹了。

瘸子太子在兩個太監的攙扶下艱難站起來回話:“兒子並無異議,兒子很期待皇太孫將幼軍操練成材,他今年十五歲了,正是歷練的時候。”

連太子都點頭了,東宮屬臣們誰敢再反對?這不明擺著搞內訌,表明東宮不團結嘛,於是皇太孫組建兩萬八千府前親衛幼軍之事成了定局。

聖旨既出,在全國招募非軍籍出身的平民幼軍,先在各州府進行初選,然後送入京城,由皇太孫親自挑選。

偌大的餡餅砸到頭上,朱瞻基暗暗叫苦,但不能拒絕。他曉得皇爺爺是為了搞平衡——漢王就藩青州、趙王一直在北京、京城東宮獨大,皇上怎麼可能容許這種情況出現?

少不得要為朱瞻基招兵買馬,壯大皇太孫宮的實力,甚至將守護大內前部(大內府軍按照守衛地點

分前、後、左、右)的任務都交給他,以此牽制太子。

之前朱瞻基算計火炮炸膛受傷一舉解決了漢王,將東宮從四面楚歌的困局中拯救出來,太子隱隱猜到了什麼,什麼都不說,只是哭,父子兩個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朱瞻基犧牲小我,化解東宮困局讓太子對這個兒子有種超越父子感情的感激,之前因“廢太子,立太孫”的風言風語而離心的父子情開始修補起來。

然而這個漏洞還沒有補完,永樂帝塞給朱瞻基兩萬八千幼軍的事情狠狠打了太子的臉。

真是夜漏偏逢連夜雨啊。

朱瞻基沒有辦法,他必須和皇爺爺的立場一致,皇爺爺要他牽制東宮,他就得照做,倘若讓皇爺爺

覺得他聽太子的,那麼他這個皇太孫就要廢掉了。

朱瞻基內心正糾結著,朱瞻壑沒心沒肺的毛遂自薦,“大堂哥!你要是忙不過來,我可以幫你啊,我之前跟著父王操練天策衛很有經驗了,反正閒的沒事。”

朱瞻基不敢答應,先去問永樂帝,永樂帝點了頭,“就讓壑兒過去幫忙你,幼軍出自民間,並非軍戶,散漫痞賴,目無軍紀,被軍戶諷刺為烏合之眾。他們就像一塊鐵板,你和壑兒要把這塊鐵板裁剪錘鍊打磨成一把鋒利的刀,還要操控自如,這比讀書難多了,我給你們一年時間,一年之後,我要看見軍隊,而非只是一群草包。能夠做到嗎?”

朱瞻基畢竟是少年,聽罷,熱血沸騰,“孫兒和二堂弟定不辱使命!”

永樂帝對大孫子的反應很是滿意,尤其是看到朱瞻基和朱瞻壑相親相愛,互相幫忙,比親兄弟還親,心想兒子這一輩縱使有太多矛盾,也沒有關係,兒子們會老,會死。只要孫子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