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1部分,重生之王爺的奮鬥,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憂的是秦王如果遭到慘重損失,河北、河南形勢定會再度惡化,現在儲存實力是最重要的,那是將來立身的本錢,所以不但沒有派出援軍,而且準備按照事先的計劃南下宿州。
五月二十日,大元帥趙構釋出命令:本帥身為大宋臣子,日夜憂心、寢食不寧,現在諸路勤王之師已雲集河北,豈可坐視君父蒙難?即令各路將帥約期齊進,與金兵誓死一戰!
然而命令和行動卻是背道而馳,軍隊卻要開往宿州,而大元帥府計程車兵大多數是河北人,一聽說要南下宿州,立即產生了強烈的不滿。一時‘三軍籍籍’,都說招我們來的時候說是要救援東京,現在東京不去了。一再迂路南下,到底要帶我們到哪裡去?汪伯彥、耿南仲等人害怕士兵譁變。只得暫時作罷,趙構總算沒一口氣逃到東南。
東南不能去。河北不敢去,下一步如何行動卻成了問題。黃潛善等人商議一番,這樣下去必會軍心民心盡失,不如以保衛京師的名義前往汴京,一旦河北戰場失利,黃河不保,作為大元帥就可以護衛太后的名義控制京師將其挾持,那時就可逼其下詔讓康王即位,而且聽說京師調集了大批的糧草。便於就糧。
於是大元帥府再次傳令:河東、河北乃國之屏障,如今被金人脅迫,為保宗社,不得已而割地,而金人卻挾二帝北遷。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兩河之地,何割之有?現已命將帥出師聲援。兩河之州郡守臣,有能保一方國土。能力戰破敵者,當即授予節鉞。各州縣守臣可自行收納稅賦,任命將吏,授予一切事務相機處置之權。
這道命令可謂是利己害人。僅為給自己回兵汴京提供了一個好藉口,卻給局勢剛剛穩定逐漸統一指揮的河北地區帶來混亂,一些人必定會為了‘節鉞’之權鋌而走險。招兵買馬佔據城池,形成割據勢力。對中央政府形成挑戰,重蹈五代群雄爭霸的歷史。可對趙構不僅是為了自保而想出的權宜之計。還可以為他登上權力榮華的頂峰鋪出了一條道路!
………
五馬山就在這片燕南趙北的遼闊大地之中,整座大山山體為淺紅色的石英砂岩構造,是太行山在贊皇一段最東部的餘脈,和太行山平行而列,都是南北走向,突兀而起,一字排開,彷彿一條筆直的脊樑,支撐著縱橫川流,阡陌桑田。
千百年來,五馬山南連濟水,北接槐河,似一條巨龍騰飛在兩河之間。站在山頂,向西眺望,可見連綿不斷的太行山脈和贊皇縣城;向東舉目則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村落有致,炊煙裊裊,道路蜿蜒。難怪古人有“一山臨曠野,千里俯平原”的讚歎
五馬山東麓為緩坡,西側多陡崖,向東俯瞰,是望不到頭的一大片平原,田野千里,村落炊煙,盡收眼底,出高邑即可飲馬趙州橋;南邊在山脈的盡頭有濟河相繞,以此到邢臺即可問鼎邯鄲;北邊則襟帶槐河,自此由元氏即可長驅正定;五馬山西邊又是一片麥田如茵的平原,可控據太行而遠窺井陘。正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上佳戰場。
“王爺,這就是鐵壁關,義軍及其家屬都在那裡,寨門設在那條山谷的口子上…”五馬山橫亙眼前,峰巒起伏,勢如波濤。趙邦傑陪著王爺登上上了群山中間的一座小山,指點山川形勢之險,講述與金軍鏖戰之烈。
“嗯,不錯,真是親臨其境,方解其精妙啊,我們過去看看!”趙檉點頭道,眼前的鐵壁關海拔有三百四、五十米,是五馬山的最高峰。
“是啊,王爺!古人有詩寫五馬山‘一山臨曠野,千里俯平原’, 它與北端的朝天關相距約六里,其間溝壑交錯,山道相連!”趙邦傑說道,領著王爺前行。
“呵呵,確如詩中所言,這真是險地!”趙檉他們身處的小山位於五馬山的東側,正好位於鐵壁關和朝天關之間。兩關山脊架起了五馬山南北一線的山勢主脈,卻又有深谷相隔,讓人可望而不可及,使人完全能感受到整個五馬山的雄偉和險峻之處。
趙檉邊走邊看,記下這裡的山川河流形勢,兩關各設獨立寨門,高處為關,低處為寨,溝頭可屯軍馬,谷壑之中可住義軍家屬。五馬山上樹木不繁,巖洞少見,山壑中散落著的石屋草棚就是他們的棲身之地,全體義軍結寨於這荒山野嶺中,晝夜暴露,真正的風餐露宿。
略微平坦之地種著莊稼菜蔬,亂草石塊間,不時也能發現箭頭,斷刀折槍,可見這裡也曾發生過激烈的戰鬥。從前五馬山南邊一段人跡少至,如今卻成了義軍的大本營,但是山寨在外無援軍,內缺武器糧草的情況下力與敵抗,誓死不降,已經堅持了半年多。
“趙寨主,你們能在如此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