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7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唯有徐敬熙、郭弼、黃宗邠三人是閒著的,他們一邊喝茶一邊簡要聊著整個對美作戰計劃。此時,作戰部部長黃宗邠中將對周思緒的一些觀點表示否定,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石油消耗。

“……登陸美國作戰部隊最少要有一千一百至一千兩百萬部隊,總計六百個師。以裝甲師、步兵師平均每日消耗四百噸物資計算,每天需要的物資就有二十四萬噸,這還不包括修建工事的物資、空軍物資。保守以每天三十萬物資計,每月就需九百萬噸。

太平洋三條航線,保險起見只能走中或南線,夏季可走北線。平均算,沿海各港到洛杉磯基本在六千五百海里左右,十一節的航速二十五天到港,來回一點也不能耽擱就是五十天。這麼算。假使每艘船都不耽誤、不擊沉、不損壞……,海上也沒有風浪。一切都平安無事,那也要一千五百艘萬噸標準船。但這是不可能的。戰場上、特別是海上什麼都可能發生,我們最少要把這個量翻上一倍才有基本把握,也就是三千萬噸商船是登陸最起碼的要求。

光庭要商船燒煤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可不是沿著太平洋島嶼而是依靠補給基地直接駛往美國西海岸的,這中間哪裡有煤站加煤啊?按煤耗算,它載的一萬噸煤拉到了美國也就差不多燒完了,要是那邊不能加煤,那就有去無回。這隻能是燒油,最好是燒柴油。兩千五百匹馬力一天也就十二噸柴油。一來一回才六百噸,這才能運貨。

可這裡問題又出來了,一艘船一年跑六個來回,那就要三千六百噸油,陸軍三千艘、海軍一千艘、加上其他什麼船,匡算四千五百艘,一年就需一千六百多萬噸油。僅商船就要這麼多,海軍除了作戰編隊還有伴隨艦隊機動的高速補給船。我看啊,每月二十萬噸油是少算了。單憑馬力算油耗就要三十萬噸。一個作戰編隊每月三十萬噸,一年就是三百六十萬噸;每年建造五個編隊,那就是一千八百萬噸,三年下來就是五千四百萬噸。

海軍五千四百萬噸。陸軍呢?每月九百噸物資裡面一半是油料,這同樣是五千萬噸。空軍暫且還沒有加上、國內也還沒有加上。就這些,不管怎麼節省。軍事上所需的油料也要超過一億噸。我們現在石油產量只有四千五百萬噸,算是伊拉克、波斯、委內瑞拉的三千萬噸。也就只有七千五百萬噸。蘇俄每年出口兩千多萬噸、荷屬東印度八百萬、墨西哥八百萬,這些我們暫且還不知道能不能為我所用的石油加起來也才一億一千萬噸左右。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石油儲備了。算上今年新入庫的大概在兩億一千萬噸左右。如果讓全國的車輛都停用,把油都省出來軍用,我們大概能頂四年,第五年就要沒油了。”

隨著機械化軍隊的建設,物資補給對軍隊越來越重要,其他黃宗邠不擔心,他就擔心物資補給不足。在提出油料不夠這個問題之後,他再道:“之前的計劃是海軍作戰,陸軍為輔,現在陸軍要作戰,那鋼鐵肯定是不夠的。三千萬艘商船就要兩千一百多萬噸鋼;六百個師,每師兩千輛自重三點五噸卡車,這就又是四百二十萬噸鋼;

還有集裝箱是個大數,三千艘船,每艘船五百個櫃,這裡又是三百萬噸鋼,而且集裝箱肯定不止船上用,部隊肯定會截留一大批集裝箱自用,加上損壞的、滯留的、起碼要六百萬噸鋼;最後就是炮彈了,這個相比之前那些量要來的小,每年一百萬噸應該就夠了。這些核算核算平攤到每年,僅陸軍每年消耗的鋼鐵就超過一千兩百萬噸。”

說完油和鋼,黃宗邠再提到一個棘手的問題,“現在還未開戰,假設明年國際聯盟調停後開戰的話,那距離登陸我們大概還有三年的時間。這三年鋼增產是沒問題的,油就要看先生能不能再用金手指點一下,找出個產量和大慶一樣大的油田了。另外我還擔心美國那邊的港口和鐵路。我記得舊金山這樣的大港,每年的進出口也才五六百萬短噸。我們一天就三十萬噸,一年就是一億零八百萬噸,這麼多貨肯怎麼卸貨?

再就是美國的鐵路,當然這是登陸上去立住腳之後的事情。美國的鐵路是東密西疏,雖然鐵路的效能不錯,甚至普遍比國內的要好——貨車載重達四十九噸之多,頭等鐵路佔九成五以上,但還是太少了。為了節省油料,我們到時肯定要大建鐵路……”

黃宗邠說了近半個小時,所有的話其實就再說兩個字,那就是物資!物資!物資!!登陸美國將使一切軍事物資的消耗翻倍,最最明顯的就是油和鋼。

待他全部說完喝茶時,徐敬熙笑道:“鋼確實是少了,每年的鋼產量最少要達到六千萬噸以上,等於是現在的產量翻兩倍。油應該問題不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