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0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禮!同志們。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為民族服務!為民族服務!為民族服務!”半圍著飛艇的方整忽然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呼喊。這聲音只把站在前面的記者和軍樂隊嚇了一跳。雖然這個情節是事先排練好的,但楊銳還是在這種呼喊中熱血沸騰,他忽然覺得他還有話要說。

“今天,杭州城外的第三軍已經擊穿清軍最後一道防線,開始圍殲清軍,熱河、山東、河南、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都已經被革命軍佔領,甘肅、新疆、西藏也都已經向我們投誠。全國唯一還沒有光復的省份只剩直隸。這是滿清最後的堡壘,他們將會想盡一切辦法負隅頑抗、苟延殘喘。

同志們。我們要握緊手裡的槍,消滅他們!消滅一切敢於阻止我們統一國家的敵人。而後,我們還要守衛這個國家,擊退一切敢於入侵這個國家的敵人。為了這,我們或許都將犧牲,但是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更是我們最好的歸宿。歷史證明,沒有任何一個民族的復興不要付出代價,既然要付代價,那麼我們就爺們一樣拿命去換,把國家的完整、民族的繁榮換回來。同志們,我們要死的光榮!……”

楊銳的聲音雄渾、深遠,再一次看見他的莫里循聽著通事的翻譯,並不能被話裡的意思激動,但聽著楊銳的聲音,感受著這個激動人心的場面,他不由的想到,巨人終於是醒了!在前些年的那次專訪中,雖然楊銳說了很多,可他並不相信這個怪異的革命者能開創今天這樣的局面,然而事實卻讓他驚歎。他感覺這個正在激烈講演的年輕人,已經變成了一種化身,站在他身後的不是巨大卻空空如也的飛艇,而是無法計數並且一掃麻木的人民。

他無法判斷他是怎麼做到的,也許是說服、也許是利誘、也許是逼迫,但不管怎樣,現在全各地傳來的訊息都是全國的人民都被他操縱控制了,這便是他能站在這裡的原因。真是……上帝!莫里循實在想不出什麼詞語來形容,只能是驚呼上帝。

為了使士兵聽懂,楊銳講演全是白話,但即使是這樣,按照幾十年後士兵們的回憶,偉大領袖的激情講演他們當時只聽懂兩句,一句是“只剩直隸”,另一句就是“死的光榮”,前者在辛亥年之後就少有人提起,但後者卻影響這些士兵一生。

楊銳的即興講演完畢,他便和從滬上過來的人一起上了馬車前往北京內城。看這這一條馬車進了城,京話日報的主編、原本在1906年9月因為‘妄議朝政、捏造謠言’而流放新疆十年、民國時自殺未遂的彭翼仲嘆道:“這天下終就是變了。”

“這世界也是要變了!”在他身側,京華日報主筆,1918年11月因憤於國勢日衰、道德淪喪,自盡於積水潭的梁濟也是感嘆,他不在乎誰坐龍庭,在乎的是不是改變世界。

“這楊竟成也是粗鄙之人,說得都是粗鄙之語。”同是主筆,也和彭翼仲跟隨梁濟自殺的吳梓箴有些鄙夷的說道。復興會報紙上雖然有楊銳的文章,可這是他第一次親聞楊銳的談吐。

“梓箴啊,你說楊竟成說話粗鄙,那是因為他的話不是對我們說的,是對他的那些兵說道。這……他的講演簡直就像梁卓如的筆,是帶著魔力的;還有那飛艇,如此巨大,真要是心志不堅的人怕就要膜拜下去。我看這復興會還是帶著些洪楊的味道,喜歡弄出一些大東西。說一些叫人送死而不惜命的話,來蠱惑愚民為復興會賣命……”

彭翼仲的話直戳復興會文宣的痛處,旁邊的的梁濟連忙拉著他。低聲道:“翼仲,慎言啊!大庭廣眾之下,你就不怕復興會的人聽見。”

“聽見就聽見,我們辦報之人,說的就是實話,現在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被複興會佔了,就剩這直隸一省他還要喊槍說死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啊!難道就不能談和嗎?”彭翼仲道。復興會攻入京城,除了限制內城居民外出,還是少有殺戮的。可在彭翼仲看來,流血就是不應該的,他歷來主張的是改良。

“不對,楊竟成是語有所指的。”吳梓箴說道。“聽說滬上那邊搶火車。復興會和英國兵打了一場。死沒死人不知道,但現在公使團是一概不理復興會的,這洋人怕是要出兵的!哎,昔年梁卓如在東京的時候就說過,這革命必定會引起列國干涉,百姓有難了。”

三個在民國因為“國性不存”而接連投湖自沉的文人在一邊感嘆猜測,而給他們駕車的梁漱溟則看著遠去計程車兵嚮往不已,若不是父命所在。他也想加入那支穿的花花綠綠的軍隊,然後拿自己的命去換“國家之完整。民族之繁榮”。

楊銳到來必定在北京引起軒然大波,他根本沒在乎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