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1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殿,殿名是明朝取的,是以現在只把殿門口滿漢雙文書寫的牌子換了,前殿雍正手書的‘中正仁和’的匾也給去了,其他的擺設和以前並無兩樣。

“先生……”早已得到楊銳進宮訊息的紫禁城總管盛書動在轎子便喊道,他是楊銳名正言順安插在朱寬肅身邊的自己人,

“朱老先生在嗎?我有事要和他談一談。”楊銳問道。抬轎子的轎伕功夫好,轎子很是平穩,但是他還是不習慣這東西。

“在,正在祥寧宮寫字呢。”盛書動答道,“一家子都在。”

“那就好。”楊銳說道,他說著就往養心殿內走去,朱寬肅住進來之前他來養心殿參觀過的,那把御椅也坐了坐,只覺得不舒服。

楊銳這邊剛進前殿,朱寬肅的聲音便響了起來,“楊愛卿免禮。”

皇宮自有皇宮的規矩,可楊銳卻是個不守規矩的,為了給雙方一個臺階下,只要楊銳前來。朱寬肅都要早早的叫一聲免禮。楊銳只感覺他這一次叫的太早了,因為他人人還沒有進殿,他心中只是笑。此時朱寬肅又對左右道,“你們都退下吧。”

朱寬肅把太監宮女遣散的時候,在祥寧宮寫字的朱昌琳和朱訪緒也到了前殿,楊銳對他們拱手後笑問道,“朱老先生、朱先生這幾日住的可習慣?”

楊銳拱手為禮,朱昌琳和朱訪緒都趕緊回禮,請楊銳坐下後。朱訪緒道,“都習慣,都習慣。竟成先生公務繁重。要有什麼事,讓他人傳個訊息便可。”

“其實也沒有什麼事情。”楊銳客氣著,“就是臨時國會今日有議員發出動議,說要在憲法上加一條。明文規定皇帝是國家的象徵。當然,國體還是民主立憲國,其他的事情也是不變。我今日來,就是把這個訊息帶過來,再和老先生商議一下該怎麼辦。”

楊銳說是商議,但是他之前的態度諸人是知道的,朱訪緒說道,“國家肇造。議員多是帶著老習慣、老思想,他們若是提。我們不答應便是了。”

侄子說完,朱昌琳也道,“竟成,我老了,朱家幾百年後能再進這紫禁城,能再祭祀祖宗太廟,是託了你的富,是託了革命的富。我也明白你之前說的意思,國家衰弱至此,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老朽一生為商,雖不曾經國救世,但當初錢財得來太易,所以做善事向來不惜工本。現在神州大定,百廢待舉,我們朱家要做什麼,你儘管說便是,只要能做得到,能幫得上這個國,就是拆了這把老骨頭,老朽也願意。”

朱昌琳言辭懇切,說的楊銳倒是有些臉紅,他看了一身黃袍,也在側耳傾聽的朱寬肅一眼,道:“只要國體是民主國體,皇帝不皇帝復興會並不在意。不過,記得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之前可是做了幾十年王的,我看國會真要是透過了這條,那登基之時還請務必推脫一二,比如,藉口百姓衣食不足,延緩登基……”楊銳說著說著就站起來了,這辦法也是他臨時想到的,還不完整,“不過,延緩也是有時限的,就這樣吧,詔書除了說延緩登基之外,再許一個四十年的時間,到時再讓國會投票表決,若是那時候國民還是希望如此,那就登基為皇吧。”

朱昌琳和朱訪緒兩人本以為楊銳會堅持之前的觀點,卻不想他現在也鬆口,四十年之後雖久,可現在朱寬肅才十五歲,四十年後才五十五歲,在紫禁城養尊處優,不可能活不到那個年齡,便是朱訪緒現在也才三十多歲,怕也是能看到那一天。

“竟成,這……這樣做對國家有利嗎?”朱昌琳知道楊銳說的是真話,但還是復問了一句。

“現在大家都還是老思想,可四十年後大家還是堅持要有一個皇帝,那我們實在沒理由阻攔了。”楊銳說道,“其實我對明朝極有好感,若不是時代變了,這個皇帝做了也無妨,可國民要開心智,那就不得不在借用皇權的同時又要限制皇權;再則有些革命黨一心想要掃除帝制,真要出了皇帝,他們又會到處扔炸彈了,現在國家初定,我們還是緩一步來吧。”

楊銳話和朱昌琳一樣說的懇切,朱家祖孫幾個對視之下,對此倒也贊同,朱昌琳最後道,“竟成,那就是按這般做吧。老朽來京城之時,湖廣等地水災,這百姓……哎,苦呀!現在在這紫禁城,吃穿用度都是……慚愧啊慚愧!”

“老先生不必擔憂,現在東北戰已經打完,那邊的糧食正運往湖廣賑災,以後啊,各地的常平倉都會重新建起來,民政部也會設立賑災司;另外水利修繕,植樹造林,這些也都會做起來,你老就放心吧。這國啊,總是會越來越好的!”楊銳說道。

朱昌琳見楊銳說的那麼好,只是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