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0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他第一個證明蔡元培是為了實現民主共和才大舉殺人。
除了徐寶璜,還有更多的證據證明蔡元培之政變基本可以解釋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藝術秀。雖然血腥殘忍,但其本意卻是要民眾認識到獨裁**政體的危害,而認識的最好辦法就是製造一場大屠殺。
當然,再多的證據在嘴炮和西化分子們看來也是執政者偽造的,素來獨立的司法系統也被他們頻頻懷疑與復興會勾結。但在八月最後一次庭辯中,為了使父親減輕罪責,蔡無忌提交的兩封蔡元培親筆信結束了這一切:蔡元培在最後一封(交待蔡無忌在其死後才交給妻子的那封)信中。蔡元培安慰妻子之餘,坦言自己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他深愛的國家實現民主共和。
信是未拆封的。當庭宣讀的效果無異於十二級地震,嘴炮黨和西化分子們當即震的裡外皆酥。他們一個個狼狽而退,躲到了不知名的地方。翌日,帝國日報就以‘民主就要殺全家’為頭版標題全文刊登了這份信;同時文章再一次鼓吹帝制的優越性,認定能給百姓帶來幸福和安定的只能是皇上萬歲爺,‘民主共和’除了殺人只能是殺人。‘民主就要殺全家’的標題和文章雖然惹眼,但比文章更重大的新聞是蔡元培當夜於獄中自盡,享年五十五歲。
蔡元培的死雖然意外,可卻諸人的預料之中。即便稽疑院同意將其赦免,他也無法繼續活下去。他之所以還能站著受審,就要希望自己能完成臨門一腳,不過,千算萬算卻最終失敗於自己當初的疏漏,既然無法成功,那便投身從仁,是以當夜他就極為決然的走了。
威廉。雷奧、虞輝祖、蔡元培,開國八大國公已去其三,還有一個卻還在病中、命懸一線。真要這個國公也去了,那舉國可真要昏亂。得知蔡元培自盡的當日,京中民眾自發前往寺廟為總理祈福;次日,從‘民主共和殺全家’中猛然醒悟過來的國民也自發為總理祈福。
國內海外的香火一時大盛。可楊銳的病還是老樣子,不見好轉也不見惡化,待九月天漸漸轉寒。他才終於慢慢好起來。此時女兒早就出生,楊無名傷也痊癒——只是留下了永久的殘疾。而罷工、蔡元培早就遠遠的去了,對他而言。這似乎是一個新世界。
第三屆內閣中,章太炎雖就任副總理,禮部尚書依然由他兼任,可五。一五大清洗後,實際負責禮部事務的鄧實、黃節、王小霖等人因國粹黨嫌疑被殺的一乾二淨,宣揚國粹之人只殘留於各所大學堂中。章太炎對此欲哭無淚,重組時他本想讓得意弟子黃侃就任禮部尚書一職,可黃侃本就怕兵,經歷那極其恐怖的一夜後,此人更是對官府、官兵避之不及。
他不就任,尋來尋去的章太炎最後找到了王國維,。此時的王國維在鼎革就開始享受的特殊津貼滋潤下學術成就甚多,哪裡會想去做什麼禮部尚書,他做研究都還來不及,可畢竟他之前因為宗社黨復辟一案求過章太炎,是以好說歹說,在章太炎吞蒼蠅一般同意他身著滿清官服就任後,王國維最終同意去禮部就職。
想當年廷尉大人沈家本也才穿麻衣就任,到伍廷芳這一任,廷尉府大小官員雖然不著麻衣,衣服的樣式換成了中式法袍,雖不和前明官服完全相同,卻也是類似的。可如今偏偏跑出個身著滿清官服、胸掛朝珠、日日出入紫禁城的滿臣尚書,著實讓京裡京外非議了一番。
雖是非議,可這終究是老一派的氣節,不論什麼主帝客帝,大家心中只有君臣,沒有主客。王國維認為身著中華官服就是貳臣,又素來一身白衣、腦留大辮,所以非身著滿清官服不能證其清白,現在這種行為,被他認為是滿清官員被大中華政府聘請,該官員效忠的依舊是前清光緒帝。此種書呆子的行為雖然幼稚,可無人去笑,更無甚可笑,這總比那些削尖了腦袋痛罵前朝光緒以迎合當下的文人嘴炮好許多。
一瘸一拐的楊無名讀完大公報關於新任禮部滿臣尚書王國維的評論後,臉色蒼白的楊銳倒也忽然笑了。若是換一個其他什麼人,他一定會這是在沽名釣譽,可王國維不同,除了愚忠之外他實在想不出其他的解釋來。這個在北伐將完未完時自沉、更在很早就預言‘以共和始者,必以共產終’的書呆子,他忽然想見一見。
“無名,你去幫我把靜安先生請到府上來,就說…就說賞一賞府裡的花園吧。”想到哪一句著名的斷言,楊銳很想看看王國維的腦子裡關於治國還有什麼高見,但又不好明說是為了這個而請,只得以賞花園為藉口相邀。他說罷忽然想起兒子如今行動不便,又黯然改口:“你還是讓無用去請吧。”
“父親,我能去!”楊無名如今是個殘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