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1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國際友人,但他們幫助中國革命卻從無私心。當今中國,列強環伺,沒有國際友人的支援革命斷斷難以成功。”
“孫先生,復興會不需要閣下所說的那些國際友人,我們兩會真真是沒有好談的,更沒有什麼好合作的,還是請回吧!”楊銳起身對著孫汶作揖道,他和孫汶在手段上的差別便是在國家界線上,賣國為了救國的道理他懂,但是他就是不想去做,這與其說是他對復興軍的自信,倒不如這是他倔強的性格所致。優點即缺點,性格即命運。一個善於因勢導利的孫汶,只能建立同盟會這樣的組織,而後發起鎮南關那樣的起義,最終只得把革命希望寄託在列強身上;而一個自力更生的楊銳,可以建立起復興會如此規模龐大的革命黨,並且讓杭州敗軍絕地後生的在嚴州崛起,可即使知道列強主導著中國的政局,他還是認為自己可以不出賣國家權益而獲得革命成功。兩個人,彷彿是兩個不相容的系統,雖然明白對方的優點自身的缺點,但卻沒有半分融合借鑑的可能。
看見楊銳上合作上絕不妥協,孫汶也是起了身,而後說到另一個事情,“楊先生,當初孫汶建立同盟會,除了有讓全國的反清組織團結一致的目的外,更有消弭革命黨人之間紛爭的意思。今日貴我兩會如此情形,日後革命成功理想不和,爆發內戰那於國於民都沒有好處。楊先生,我還是建議……”
“沒有必要把不合作的結果說的世界末日一般,不論威脅來自哪裡,復興會都毫不畏懼!”看見孫汶又把那一套明末義軍之間自相殘殺的例子亮出來說事,楊銳不待他說完便把他的話打斷了,“孫先生,與其在我這裡浪費口舌,還不如去募捐或者遊說些國際友人吧。”
楊銳說完話,便從客廳的側門頭也不回的往內堂去了。孫汶見此只好長嘆,和盧信幾人在陳廣壽的禮送下出門去了,他送的那副字,也被退了回去。到此,孫汶才相信這個楊竟成是真的曾經在歐美遊學十餘年,而不是在國內土生土長,只是出洋喝了幾年洋墨水的留學生。要是一個國內出去的留學生,因為其受儒家多年的禮教浸淫,是不會如此不顧禮儀的把自己送的禮退回來,更不會絲毫不留餘地,只把一切話都說的那麼死。
孫汶沉默不語,盧信跟在後面也沒用出聲,只待一行人快到報館的時候,他才問道:“忠山先生,我們現在該如果是好?”
“信公啊,我有一種預感,這復興會在楊竟成的領導下,將來一定會成為共和之大敵的。”孫汶腦子裡只把適才會面的話語想了幾遍,更想著昔時所見的復興會各種宣傳文章和主義,不由自主的說出這麼一句話。
“先生,那我馬上就在報紙上批駁他們反民權**和之行為。”盧信對於共和之說堅信不已,現在聽聞忠山先生說這復興會將來一定會成為共和之大敵,立刻便想著撰文批駁。
“信公,批駁是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馬上籌款去米國,好說服米國友人支援我們的共和革命事業。舉義絕對不能讓復興會搶在前面,只有我們佔據了革命的先機,楊竟成之流才不會得逞他的圖謀。”孫汶本來就是來檀香山籌款赴美的,今日和楊竟成一談,更是覺得赴美之行要越快越好,“我們待會就去新壩,去向華僑們講訴中國只能共和革命才能富強的道理。”山壩在檀香山郊區,是農場工人和工廠工人的集聚地,幾年前孫汶來檀香山就常常在這裡講演籌款,他現在有些迫不及待去那裡了。(未完待續。。)
丁卷 第四十五章 一億
打發完孫汶,楊銳回到內堂,正要入內室看程莐如何,她卻已經起來了,正在丫鬟的伺候下梳頭。他正向過去溫存,外面卻說是程蔚南來請,按照婚姻習俗婚後第二日岳父就召見女婿不合禮制,但他既然來請,應該是有急事的,楊銳見此唯有出門到程府去了。
“日本總領事館一個叫清藤的人來拜訪,送了禮還留了封信。”程蔚南一開口就不是楊銳猜測裡的東西,他原以為有事是因為孫汶,或者是華僑商會這邊出了什麼事情,根本沒想到是小日本找了過來。難道是東北那邊的佈置起作用了?為了使外界不認為山地軍(原獨立軍)和復興會是一夥的,參謀部制定了多項掩護計劃,其中一項就是在俄國勢力範圍內,打劫通化鐵路公司,迫使鐵路公司出錢交保護費,此事鬧的不大但相信日本人一定是知道的。
“他還說了些什麼?”楊銳在心裡想著日本人的企圖,怕還有什麼東西遺漏了。
“他還說想見見你。”程蔚南道,“我看這日本人是沒安好心的。”說罷把信拿過來了。
“有哪個列強是安好心的。”楊銳搖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