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致電軍機吧。”說罷把他的頂子接了過去。

袁樹勳見他接手,心中大安,他可不怕軍機真的會把自己革了,再說,這志贊希無非是皇上的小舅子,根本就不是個官,他電報一發除了能把自己摘出去之外,什麼用也沒用。他出了官衙,在轎中想想還是不放心,又叫過家僕,耳語幾句看著他跑往租界方才作罷。

遊行送棺的時間定在下午四點鐘,但是蔡元培卻早早的洗了澡、吃了飯,黃仲玉像往日一般才伺候著,給他拿過外套,蔡元培穿起,她又幫著他扣扣子。蔡元培仰著頭,看向屋子牆上他早日寫的一幅字。不過今日的妻子和往日不同,釦子扣了半天都沒扣上。

“孑民,能不去嗎?”

“哦。你知道了啊。”蔡元培想到妻子是會看報紙的。

“嗯。能不去嗎?你要是……”說到這黃仲玉忽然的抽泣起來,很早以前她就有一種不安,到今天,這種不安越發是強烈。

“不行。我們不去,誰去啊?”

“那我也去!”

“不行。你要是去了,孩子怎麼辦?”蔡元培說著,自己把最後一個釦子扣上,然後說道:“等我回來。”

1905年5月6日,農曆立夏,土曜日,只是這一天還未放學,便有無數的學生、市民等在法租界寧波路上,他們之中很多人是得到通知來了。更有些是看了早晨的報紙自己尋來的。昨天晚上決議後,王小霖馬上調出原來幾人的照片,配上文字,再把移棺的原由說成是滿清逼迫,最後再號召“具有愛國思想者”前去為烈士送行。滬上本來報業發達,城市又不大,出報沒有多久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復興軍之事本就因為那些戰地日記炒的火熱,對於裡面的人物不說學生,就是大人也都耳熟能詳,現在猛一聽復興軍就在身邊。更被滿清逼迫不得在滬上停棺,如此遭遇讓所有人都是義憤填胸。報紙刊出不久,虞洽卿就同著兩個會董找來了,不過在王季同的勸說下,他們的提議還是作罷。

下午三點鐘的時候。早就過來幾輛馬車把靈柩裝上了車,就等著運至碼頭了。王季同站在公所門口。看著外面黑壓壓的人群。心中裡不由的有了些暖意。

“先生,縣城了聚了數百名警察,還有一些不知道哪裡調來的清兵,還有……”俞子夷頭上留著汗,“有人去龍門客棧傳信說,江南局那邊有兩挺馬克沁機槍被抬到了縣城裡面。”

一聽馬克沁機器。王季同瞳孔便收縮了一下,他道:”卜岑他們人呢?“

“進去了。都進去了。”

“那就沒事了。”王季同笑道。

“先生,還是讓我們走在前面吧。你……”

“既然革命,就要赴死。與其夜裡被抓。死的不明不白,不如死在今日,也好喚醒我漢民之魂!”看著俞子夷還想阻擾,王季同怒道:“不要作婦人之仁!不死人怎能革命!讓開,別誤了永番他們的船!”

四明公所前黑壓壓的人群像是被什麼東西攪動了,分成了兩邊。站的遠遠的人們,只看見公所門外一杆火紅的鷹旗忽然立了起來,初夏的和風中,寬大的旗幟隨風飄揚著,像是一抹滾燙的血。沒有哀樂、沒有喧譁,鷹旗緩緩的前行,後面跟著一個並不整齊的方陣,方陣的後面是一輛輛馬車,靈柩安放在馬車上,也蓋著血紅的旗。

隊伍剛上了寧波路,一片鎂光燈閃亮,那是滬上報館的記者在給隊伍拍照,公共租界的總辦濮蘭德也在裡面,作為參與者,他實在想不到鄒容一案最終會變成這樣的結局。當然,作為一個記者,他喜歡這樣有轟動性的事情,不過讓他遺憾的是,無法找到人做採訪,他只能用文字和圖片在泰晤士報上,向英國民眾介紹這個神秘卻又極富戰鬥裡的革命組織。隨著隊伍的走遠,他帶著助手跟了上去,他相信,在華界,革命黨一定會和滿清政府發生什麼的,對此,他很期待!

滬上縣城的老西門其實是叫儀鳳門,進門沿著肇家浜就能一直通到大東門,不過這路走到一半的時候,就是滬上縣官衙。這次遊行是革命黨堂而皇之的穿越滬上縣城之舉,若是真是成了,那滿清朝廷的威望將頹然掃地,但若是清廷開槍殺了人,那全世界都會譴責滿清的野蠻殘暴。志贊希是滿人,他只知道對漢人不兇狠那政府就沒有威信,所以這次他要把那些革命黨一網打盡,只是滬上縣令汪懋琨卻不似他想的那麼簡單,本來他也想溜走的,但是志贊希說他守土有責,不能避讓,到此,汪縣令才明白道臺袁大人做官的功力來。

“那些反賊還沒有來嗎?”志贊希坐在縣衙,不知道怎麼的極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