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0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康熙四十四年陸有為中進士之後,康熙五十二年買地五百石,五十六年買地一千石。鑑於陸家沒有其他營生,同時以陸有為的官俸計算,陸有為如果不貪賄,那麼陸家沒錢買地。

陸家之後雖然靠著自身積累資金賣地,可如果沒有康熙年陸有為貪賄所得,那麼陸家根本不可能靠自身積攢的資金買地。再有,前朝地契上的購入日期分別為乾隆五十四年、嘉慶十三年、同治三年、光緒元年到四年。乾隆五十四年府志記載為旱災,嘉慶十三年為蝗災,同治三年是捻軍起義,戰場就在山東一帶,而光緒元年道四年為丁戊奇荒,四年大荒下,北方五省餓斃一千萬人以上,民不聊生,地價極廉。

即便陸家真是靠自身積攢的銀兩購地,但按照補償細則第三十三款,災年所購入之田畝一律折價,不得額外補充的規定,這八百餘畝地也只能按兩成的地價補償。”

開國換了地契,新地契在政府手裡,按照舊地契上的日期和當地的府縣誌、傳、札記等文獻資料,買地時間和情況政府完全能瞭解的一清二楚;同時像陸家這樣的大地主,家譜、族人、同鄉等,對其發跡的舊事都會記憶的很清楚,畢竟暴發戶總是讓人豔羨眼紅的,且這還是陸家自豪於外人的光榮事蹟。

調查統計發現,除了開放通商口岸後的那些買辦,內陸省份或在開放口岸通商前,九成以上地主都是官宦出身,而以滿清雍正前那些可憐巴巴的官俸,乃至推出養廉銀後的官俸,都不足以讓官僚們擁有這麼多耕地。

所以真正得到全額補償的地主只有三種:一是靠勤儉持家的小地主,這些人省吃儉用、日夜操勞,就是想著某一天變成大地主,其發家的歷史,同村同宗之人都很瞭解,地契上也記載的很清楚,他們都是幾畝、十幾畝的買進耕地,不存在幾十畝、幾百畝這樣購地。只要他們購地時間不是在災年,那麼補償將是全額的;

二是內陸的商幫。這些人主要集中幾個特定的地方,晉商、微商、陝商、魯商、贛商,這些商幫都有跡可查,且正所謂士農工商,戶籍、保甲、魚鱗冊等上都會有其職業所屬的記載。這些人的地大多是靠經商所得購買,只要他們購地的時間不是在災年,那也能得到全額補償。而且這些人本是商人,錢到了他們手上根本不用擔心白銀窖藏的問題;

三是通商之後的大小買辦。這些人的錢坑蒙拐騙也好,為虎作倀也好,反正這些錢不是貪賄所得,只能定義為合法,既然合法,那麼只要不是災年低價購入耕地,那也能獲得全額補償。他們也和內陸的商幫一樣,沒有白銀窖藏問題。

範安制定的土改方案,被熟悉國情的岑熾這麼一改,頓時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小地主所佔耕地只是地主所佔耕地面積的四成,且其中不少是官宦大地主分家而來的,真正靠自己勤儉持家積攢家業的不到其中的五成,' 注且這其中還有災年廉價耕地問題。(未完待續。。)

ps: 注:小地主比例參照太祖尋烏調查。

庚卷 第五十七章 獨立

而商幫和買辦其資金一直在流動,真正購地的很少,除非是生意後繼無人,洗手不幹購入土地當個富家翁;再有就是擔心生意風險,購地以備保險,但不管怎麼估計,他們都不是地主的主流,所佔的耕地數量極小。所以最終出爐的土改方案,要全額補貼的耕地畝數,預估在一億畝以內;而再考慮到災年購地的問題,則大概在五千到七千萬畝左右。

以七千萬畝計算,二十畝的平均價為十四億,三成為政府貸款或相應的股票,七成為佃農十年分期支付,那麼政府需要提供價值四億二千萬兩白銀或相應股票。而另外那些不要全額補償的耕地,政府不但不要拿出三成貸款或股票,反而能從對地主的實物補償和佃農十年支付的差價中,獲得不少收益(糧食)。以戶部審計署的計算,為公平起見,所有佃農都分十年用糧食贖買耕地,他們支付的實際給地主的差額完全能填補那四億二千萬兩白銀或股票,甚至還能有所收益。

土改方案不但不要花錢,還能掙錢,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掙錢,這得益於岑熾對鄉紳地主以及農村的瞭解。對於那些士紳來說,只要能將其發跡原因、災年兼併的事情挖掘出來,那在道德上就給這些人套上了一個原罪,既有原罪,那在仁義道德、親親為大的鄉村社會下,折價收地將會變的極為順利。

真正讓岑熾擔心的還是宗族,也就是族田,族田自宋朝以來就多在南方。其為鄉間宗族所有,佃租所得多為祭祀、族內所用。並且最要命的是,佃種族田的絕不會是本宗本姓。而是外姓。如果族田也收了,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