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9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來。’我看這個人已經是瘋了,對付這樣的瘋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國家越來越興旺。中國復興之日,就是孫汶滅亡之時。”
“可也不能便宜了他!”章太炎越想越恨,今日祭祀之禮可是費了他無數心血,卻不想差一點就喜劇便悲劇了。
“他一次次的破壞,人一個個的死光,沒有再比這樣慢慢變成孤家寡人更痛苦的事情了。我們越是不把他當回事,他就是越是狂躁不已。今日刺殺一事,我覺得還是不公佈為好。”楊銳道。他很想知道中日大戰中國勝而日本負,臺灣光復、朝鮮獨立,孫汶將作何反應,再回去去美國洗盤子嗎?
楊銳想到此的時候,樂聲又起。禮部弄得是明朝大饗之儀,讓人分不清這是吃飯還是行禮。儀式上每進一爵酒,就要奏樂,不但奏樂,後幾次還要表演歌舞。只等第九爵奏駕六龍之曲,演百花隊舞之後,這才開始撤酒吃飯。明朝的禮儀極為繁瑣,雖然楊銳要求其簡而又簡,但這頓飯吃的極為不適。不過宴會麻煩,菜餚卻很是精緻味醇,以往吃得根本不能比。到此楊銳不由想到,這內務府要是開成了全球中餐連鎖店,那這生意……
楊銳在皇極殿赴宴,形色匆匆的劉伯淵舉著令牌一路小跑進了皇城,他此時也不顧什麼禮儀了,披了件太監的衣服來到楊銳跟前,在楊銳的差異中重聲道:“先生,袁世凱被刺了!”
“什麼!”楊銳聞言大驚。他一直防著宋教仁,卻不想原來是袁世凱。
戊卷終。(未完待續。。)
己卷 第一章 罵娘
袁世凱是大清王朝的忠臣,是傳統道德最好的表徵。因為他的努力,使得光緒得以有了國葬之待遇,滿清的遺老遺少、大臣小官也因此沒有被全部剝光身家,新朝廷最終還是給他們留了五年的奉餉,存了一份體面。北京城中的旗人的房產也沒有完全低價贖買,一些不依靠旗餉、靠著房租能過活的旗人堅強的在北京城裡留了下來,不過在戶口登記的時候,他們都改了漢姓,以避免將來有可能發生的清算。
如果用確切的數字說話,袁世凱的存在讓中央政府在財政艱難的第一年多耗費了一千一百三十多萬兩白銀收買民心,並使得直隸每年約兩千五百一十五萬稅收中的七成留歸地方;他還在名義上保留了第2、第3、第4、第27一共四個滿清新軍鎮,這些部隊在去年停戰的時候,共有四萬四千餘人,並且因為三年退役制度,北洋諸鎮還有大約同樣數目的退伍兵分散在直隸、山東、河南一帶。
這麼一個給新政府帶來巨大損失的人,楊銳以及復興會諸人對其沒有絲毫怨恨,反而有不少好感,最少,袁世凱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他很懂得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因為有他在,不被諸人信任、仍在想著如何為滿清續命的志銳被換了下去,北京和天津之間快速的恢復了舊狀,這個國家也迅速的恢復了和平。對一個新生政權而言,和平是寶貴的。尤其是當時還在對日作戰。
可就這麼一個重要的人,在正式開國的第一天卻被刺殺了,不需要劉伯淵解釋。楊銳都能明白問題的嚴重性,也能明白陳其美的打算:即暗殺朱寬肅不成,就馬上暗殺袁世凱以挑動新舊勢力不和。袁世凱是識時務的,可他下面那些人是識時務的嗎?要是暗殺的時候再放上一與復興會有關的證據,北洋那些莽夫是不是能看透挑撥,天也不知道了。
所有的種種在心中都想過一遍後,楊銳鎮靜下來吃飯。他開始想這些事情該如何是好。等好一會,他才道:“你讓李子龍去找岑先生,他和一個朋友正在京城裡四處瞎逛說是看風水。你找到他,我這邊完了就馬上回去。”
如此重要的事情,楊銳居然不急不緩,劉伯淵只懷疑自己聽錯了。等楊銳再說一遍的時候。他才匆匆而去。那個岑先生他是知道的,不怎麼多話的人,但其也算是楊銳的幕僚,尤其是在處理內部關係上多有建言,他現在居然在看風水,看風水應該在哪裡?
紫禁城承天門上,幾個禁兵的護送下,岑熾正同著一個身著藍衫的高瘦先生在城樓上緩行。他們的身後還跟著一個身著同樣藍衫的童子,他揹著幾個布袋。手上還有一個羅盤。這承天門正處在北京南北的中軸線上,十餘米高的城樓上,往下就能看見筆直而去的千步廊和遠處的大清門、正陽門,想到聖旨就是從這裡頒下去的,岑熾的心就有些微微激動。
他如此,高瘦的先生卻不是如此,他捻著鬍子看著南面的景緻若有所思的道:“輒任啊,北京本是前明舊物,清季雖有不少改動,但並無關大礙,保持原樣即可。只是楊竟成和這紫禁城不合,開府之後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