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末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打擊,回收商的萬界之旅,曲末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槍械本身的精度問題,更是難上加難。”
流雲嘆了口氣,受加工精度的影響,現在酒泉兵工廠能批次生產的槍械,最高精度只有1MOA,這還是專門小批次手工生產的子彈,才能達到的精度。
而1MOA的精度的槍械,在1000米距離上射擊,散佈直徑大約是29厘米,而人的頭部寬度只有不到20厘米。也就是說,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在650米距離以內,瞄準面部中心,也就是兩眼之間的地方射擊,才能保證百分之百爆頭。可如果瞄準上腹部射擊,算上其他因素對精度的影響,在1300米外,仍舊可以保證一擊斃命。
而要想在精度射程以外爆頭,就只有一種辦法,“人槍合一”:瞭解射擊時子彈的散佈規矩,預判下一發子彈的落點偏向;說白了,就是靠蒙。
而流雲之所以給鄭霖上眼藥,是因為他們有可能很快就會跟日本人遭遇上了。
而相對高大中國人,跟矮小的日本人互相射擊,同樣精度的槍械,同樣的素質:日本人擊中中國人的機率會大一些,因為身材矮小的日本人,目標相對較小。
而兩個人的中槍機率差,擴充套件到集團軍規模數量的對決,就成為了更多的死亡。
更不用說,現在日本裝備的三八大蓋,精度要優於三民黨生產的二四式,而且也更容易控制後坐力,提高射擊速度。
劉雲看了看平靜下來的鄭霖,嘆了口氣,耐心地講道:“反器材步槍的設計用途,是用來對付敵方重要裝備和輕型裝甲車輛的,而華共將來的對敵方針,基本上是以毛詠芝的運動戰為主的,日本方面,不會講寶貴的裝甲資源,用到崎嶇的山區的。而你們對於手裡的春田步槍的使用,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什麼時候,能命中極限射程上的目標,再裝備反器材步槍也不遲。”
鄭霖點了點頭:“嗯。”
“那你先回去吧。”
看著鄭霖的背影,流雲嘆了口氣,笑著看了看老馬:“孩子們,勝仗打多了,有些膨脹了,呆會兒麻煩你一下,讓他們開開眼,見識一下人外人,天外天,省得將來在戰場上吃虧。”
老馬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