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帥將右手放在額下沉思片刻,轉身走出臨時陳列室,面對高大秀麗的驪山山
頂,自言自語道:“看來軍隊沒有軍銜是不行的。”這聲音極小,似是即興說出的
話語,在場的接待人員和考古人員沒有放在心上,更沒有領會其背後的真正含義。
但葉帥身邊的幾位軍隊將領卻感到了這句話的份量,並以軍人職業的敏銳,預感到
中國軍隊一次大的變革就要來臨了。
儘管這場變革,在葉帥來秦俑館參觀的8 年之後才付諸實施。但幾位軍隊將領
此時的預感沒有錯。
於是,中國軍隊已取消14 年的軍銜制度,再度在最高軍事決策者的心中醞釀、
萌發。葉劍英來秦俑館參觀,無疑加快了這項制度的確立。1988 年8 月1 日,中
國黨、政、軍領導人正式決定在人民解放軍行列裡恢復軍銜制,中國軍隊進入了一
個新的時代。葉帥參觀完畢,上車時又似乎想起了什麼,他招招手示意楊正卿走到
自己的跟前。“秦始皇為什麼要用兵馬俑從葬呢?”葉帥問。“他憑藉武力統一了
六國,死也不忘兵馬,這就叫視死如事生。”楊正卿答。葉帥點點頭又問道:“你
們什麼時候開館?”“今年國慶節。”“要快!要快!要快噢!”葉帥一口氣說出
了三個快字。楊正卿深知葉帥對兵馬俑的感情,隨即提出:“葉帥,我們想請您為
博物館題寫館名?”葉帥沉思片刻,道:“我的字可是寫得最醜。”“這是兵馬俑
博物館,您是元帥,題字最合適。”楊正卿說著叫人拿來事先準備好的館名字跡遞
了上去。葉帥帶上老花鏡仔細看了一下,讓秘書將紙疊起放入公文包內說:“我回
去後寫好寄來吧。”葉帥握著在場工作人員的手同他們告別。1979 年10 月1 日,
由葉劍英元帥提寫館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支秦代的地下大
軍將全方位地面向世界,接受人們的讚賞與檢閱。
第七章 陵園探寶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掘,使今天和今後的生活的人們清楚地瞭解兩千年前的歷
史和偉大成就。希望這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永遠保留下來,而不被任何的戰爭所摧
毀。
——民主德國議院代表團團長辛德曼
在始皇陵的封土上
新華社陝西分社1984 年4 月8 日訊秦始皇陵自從1974 年發現了震驚中外的
兵馬俑以來,近幾年經過秦俑考古隊的鑽探和試掘,又有新的收穫:發現了一批被
殺的秦始皇的公子、公主的陪葬墓,以及從事建陵勞役的刑徒墓和馬廄坑,還有大
量的文物出土,它給研究秦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本社記者王兆麟)
這個訊息發出的時間,相對鑽探人員的行動和最初發現的陪葬墓、馬廄坑而言,
未免過於遲了些。故此,它所引起的關注除科學界外,並未在大多數人中引起轟動。
前來參觀秦陵、秦俑坑的人也很少知道發掘的詳情。
早在1976 年秋,秦俑三號坑被發現之後,考古隊便派程學華率領部分從當地
招收的亦工亦農的考古訓練班學員,組成一支鑽探小分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