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代那種寬大的長袍,則顯然違背了騎
兵戰術的特點。事實上,也只有穿著這種貼身緊袖、交領右襖的胡服才更能自由地
抬足跨馬、挎弓射箭,馳騁疆場。
秦俑坑騎兵軍陣,完全是模擬現實的藝術再現,每個騎兵的身高都在1。80 米
以上。從體型的修長勻稱、神態的機敏靈活,以及身材和麵部顯示的年齡特點,完
全符合兵書所言:“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七尺五寸以上,壯健捷疾,趨絕
倫”的要求。那些站立戰馬身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一手牽韁、一手提弓的騎
士,真實傳神的造型姿態,成攻地揭示了秦代騎兵待命出擊,壯健捷疾的強大風貌。
有研究者認為,古代騎兵使用馬鞍當是在西漢時期,在此之前尚無先例。
秦俑坑陶馬的出土,為這種理論作了徹底的否定。現實使我們看到,每個陶馬
的背上都雕有鞍韉,鞍的兩端微微翹起,鞍面上雕有鞍釘,使皮革質套固定在鞍面。
同時韉的周圍綴有流蘇和短帶,鞍後有■,下有肚帶,遺憾的是未配馬蹬。這些實
物的出現,完全可以證明早在秦代甚至戰國後期騎兵就已使用了馬鞍。馬鞍的使用
可以使騎兵的雙手進一步獲得解放,有效地發揮和增強戰鬥能力。二號坑發現的騎
兵軍陣,置於整個大型軍陣的左側,這種排列特點,使我們進一步認清了它在戰爭
中所發揮的正是其它兵種所不具備的“迅猛”迎敵的戰術特長。
當然,騎兵在戰場上取勝絕不是靠單騎的速度,而是憑著一個有組織的隊形,
否則,有如個人在體育場上的競技一樣,只能贏得一時的喝采,而對一場戰鬥來說
卻是毫無意義的,著名的兵書《六韜》說到騎兵作戰時,往往把車騎並提,這顯然
是早期騎兵尚未獨立的一大特點。而在《均兵》中,關於騎兵的作戰能力,太公望
認為,如果對車騎運用不當,就會“一騎不能當步卒一人”。但是,列陣配備合適,
又是在險阻地形上,也能“一騎當步卒四人”。由此可以看出,兵法家在這裡明確
地揭示了隊形和地形是騎戰威力所在的兩大因素。車騎作為軍中的“武兵”,如果
安排得當,就能收到“十騎服百人,百騎走千人”的戰爭藝術效果。
秦俑二號坑的騎兵俑群,向後人提供的是一個宿營待發、配合車兵和步兵的實
例,若從整體觀察,就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即在兵力配置上,騎兵俑群偏處一
隅,其數量也遠遠地少於車、步俑之數。結合文獻記載可以說明:此時的秦騎兵雖
已是一支雄壯強盛的獨立兵種,但畢竟還沒有取代車、步兵而成為作戰的主力。協
同作戰、量機而用,則成為當時軍事家們已經運用自如的指揮藝術。
儘管此時的騎兵還沒有成為秦始皇時代的作戰主力,但在統一戰爭的交響樂中、
卻是一支最強音。因為騎兵行動輕捷靈活,能散能集,能離能合,遠距離作戰,快
速賓士,百里為期,千里而赴。短時間內長途奇襲,使敵防不勝防,出入無間,又
能迅速轉換作戰方式,成為兵書中共譽的“離合之兵”。
具有悠久的養馬史、傳統的駕馭術、早興的騎兵部隊的秦國,在騎兵的運用上
自然優勝于山東六國。而在車、步、騎並存的諸兵種中,騎兵之所以後來得到了重
視,就在於執遠戰兵器弓弩的戰士在戰鬥號令下達後,能迅速集合,翻身上馬,立
即投入戰鬥,並隨時可調換攻擊方向。同時戰鬥隊形對複雜地形的適應性強,其高
度的機動力和強大的衝擊力,都是其它兵種所不能取代的。這種獨特的騎兵戰術,
正如孫臏所認識並概括的那樣:用騎有十利。即:
“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敵虛背;三曰追散擊亂;四曰迎敵擊後,使敵奔走;
五曰遮其糧道,絕其軍道;六曰敗其津關,發其橋樑,虛其高裡;……十曰掠其田
野,繫累其子命。”隨後的兵法家又把騎兵戰術的原理總結為“十勝”、“十利”
等,但無論是十勝還是十利,其不外乎是由“馳驟便捷,利於邀擊奔趨”的高速度
構成騎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