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採石炸

山所發起的隆隆炮火,給近在咫尺的秦俑坑帶來了相當於人們已有輕微感覺的三級

地震,從而使俑坑土隔梁的裂縫越發增大井延伸,並有傾刻塌陷覆沒陶俑的危險。

在一號坑中部有一條橫貫整個坑中的巨大裂縫,這條裂縫已穿透大廳牆基並延伸到

大廳外部,已對這座高大恢宏的拱形建築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儘管以吳永琪為首的

修復專家,已用了鋼架將土隔梁攔起來作了“無害性有損”的探索性修復,並收到

了一定的效果,但這種方法對土隔梁的現狀能維持多久,也是一個未知的課題。

當然,令人困擾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兵馬俑的顏色保護問題,空氣、溫度對俑

的腐蝕問題,地震對兵馬俑乃至整個博物館的威脅問題,……無不在困擾著秦俑人

的心。硬度相當於水泥凝固後的陶俑,歷2000 多年水淹土埋而未變其質,但出土

僅十餘年,有的周身己生出綠毛。而出土的金屬兵器,也不同程度地染上了綠鏽。

青銅一旦被氧化即成為氧化銅,原有的特質將不再存在……

秦俑的保護已刻不容緩,秦俑人面對大自然和現代人類本身給其造成的損害,

他們在苦苦探尋足以解除一切問題的可能藥方。但這個藥方卻又遲遲未能尋到。

秦俑館前的特大爆炸案

1991 年3 月20 日,臨潼縣公安局迅速向省市公安機關和附屬單位發出了一

份通報。

秦俑館前發生特大爆炸案的情況通報3 月19 日下午1 時10 分左右,秦俑館

附近約300 米處的華嶽照相部秦代服裝照相點,發生特大爆炸案。

炸死3 人(董××,男, 19 歲,邢××,女, 19 歲,二人均為照相點工作

人員),另一名王建榮,男,26 歲、白水縣堯禾鎮北草村6 組農民。

炸傷3 人。

臨潼縣公安局局長王風學,副局長郝金崗、張發戰,副政委張忠全接到報案後

趕赴現場。

王建榮自幼喪失父母,婚姻問題遲遲不得解決,生活失去信心,加之對現實政

策不滿,3 月1 日就寫好了長篇遺書,要一死驚人。

3 月19 日上午,他提上裝有炸藥、雷管的皮箱,當天11 時左右趕到秦俑館

附近,在仿造的銅車馬上照相時引爆自殺。

同時還在其家中搜出了存放的雷管等罪證。

事隔一天之後的3 月21 日,《陝西日報》在頭版公開報道了這則令人震驚的

訊息:

臨潼縣公安機關查清一起爆炸案

本報訊本月19 日中午,臨潼縣境內秦俑館以東300 米處發生一起爆炸案,炸

死3 人,輕傷3 人。省市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迅速趕赴現場,指導當地公安機關

開展破案,搶救受傷群眾,在白水縣公安機關的配合下,8 小時查清全部案情。

罪犯王建榮,現年26 歲,白水縣農民,因婚姻問題產生悲觀輕生思想,留下

遺書,攜帶爆炸裝置,於3 月19 日中午1 時許來到秦俑館附近的華嶽攝影部秦代

服裝照相點。當工作人員為其拍照時,引發爆炸。除王犯當場炸死外,另2 名照相

點工作人員也被炸成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省公宣)

不難看出,(陝西日報)的這則報道,實則是臨潼縣公安局所發通報的改寫,

其內容基本是重複的。但只要仔細對照兩篇報道,又不難發現,《陝西日報》在報

道中將“在仿造的銅車馬上照相”悄悄地隱去了。這絕不是作者的疏忽和遺漏,而

恰恰是破費了一番苦心才作出了這樣的抉擇。其目的是為防止讀者將仿造的銅車馬

誤為真正的銅車馬,而引起不良的社會效果。

但是,作者的這番苦心最終還是沒有達到目的。就在爆炸案發生的不幾日,當

地農民以及西安市眾多的市民、遊客,還是把假的當作真的流傳開來。

直到十幾天之後,筆者踏上了西安開往北京的列車時,仍有不少乘客在議論

“秦俑館銅車馬被炸”的訊息,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