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部分,三國那些人那些事,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鬨而散。一個叫徐璆的人,逃跑之前做了一次小偷,把傳國玉璽揣入了自己懷裡。後來,徐璆輾轉來到許縣,把這東西獻給本該擁有它的漢獻帝。就憑這塊石頭,徐璆就被拜為位列九卿的太常。後來,他持節拜曹操為丞相,曹操還客套地對徐謬說:“要不,你來做丞相?”徐璆嚇壞了,急忙搖頭擺手:“豈敢!豈敢!”
袁術死了,本該儘早入土為安,可是他的堂弟袁胤、女婿黃猗等人,擔心曹操會打過來,不敢守衛壽春,就抬著袁術的棺柩,帶領袁術的家小,到皖城投奔廬江太守劉勳。
而袁術舊部楊弘、張勳等人沒有選擇劉勳,選擇了孫策。他們把袁術這幾年蒐羅的珠寶帶上,準備渡江投奔孫策。劉勳半路上打劫,連人帶物全都搶到自己手裡。
找死!孫策和周瑜進攻皖城,在一個太陽還未升起的早晨攻入城中,俘虜三萬多人,包括袁術稱帝時設定的鼓吹樂隊和百工,還包括袁術的妻子、劉勳的妻子,當然,也包括大喬和小喬(史書上為“橋”)。
可是,給孫權印象最深刻的是袁術的女兒也被俘虜了。當一個少女成為你的女人時,你對她的印象能不深刻嗎?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孫權娶了袁術的女兒。洞房花燭夜,燃燒的紅燭,火紅的蓋頭,孫權的碧眸裡,卻氤氳著袁術死時床前氾濫的血色。袁術嘔血而亡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全國,在孫權這個多情敏感的少年心底蕩起了層層波瀾,久久不能散去。
劉勳本想佔便宜,沒想到遇上硬茬,連老本也搭上了,丟了廬江,逃往沂(今湖北鄂城),修築工事,給黃祖發去急報:救我!黃祖派兒子黃射率水軍五千人來救援劉勳。
黃祖!就是這小子指揮士兵射殺了父親!孫策磨刀霍霍,眼睛裡燃燒著怒火。
在孫策的強力進攻下,劉勳大敗,他本來指望黃射替自己抵擋幾下,可是沒想到黃射比射出去的箭跑得還快。劉勳一看沒轍了,就比黃射跑得還快,投奔曹操。這一仗,孫策俘虜劉勳兩千多兵士,繳獲一千多艘戰船。
仗不是你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黃射不想打了,孫策卻是非打下去不可,而且要打到底。孫策乘勝進軍,直奔黃祖的大本營夏口,很快就前進到了沙羨。
孫策把孫權喊過來,指著沙羨的城牆說:“殺父仇人就在裡面!”
報仇!報仇!報仇!
孫權期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9歲的時候,孫權因父親被害而形成的心底創傷至今還未痊癒。在這個年代,每活一天,不息的戰火就會提醒你生存的艱難,也會刺激你征服別人的慾望,你內心裡那份不安就會永遠存在。
戰鬥在十二月十一日黎明打響,孫權以奉業校尉的職銜出現在戰陣裡。哥哥親自擂鼓,弟弟騎馬衝鋒,江東軍隊士氣大振,踴躍百倍,飛一般地越過壕塹。孫策軍隊採用他們最擅長的火攻,火光沖天,燃燒著整個江面,似乎燒熔了初升的太陽。孫權融入整個戰場,在火與血中奔突廝殺。
人類的戰火還是未能燒熔太陽,日上三竿時,戰鬥結束了。據孫策後來給朝廷的奏表,這次戰鬥一共斬首三萬餘敵,敵人跳江溺亡一萬多人,俘虜黃祖家人七人,繳獲船六千多艘,其他軍用物資像山一樣堆積。
遺憾的是黃祖僥倖脫身以逃。燃燒的江面上,孫權咬著牙,望著黃祖逃去的夏口方向。黃祖,你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早晚你會死在我手裡。
孫策上表彙報戰況與勝果,曹操深深感嘆:“猘兒,難與爭鋒也!”猘兒就是瘋狗的意思,瘋狗不好惹。而且,袁紹已經在七月份集合大軍,準備進攻許都,曹操可不想陷於被南北夾擊的尷尬境地,所以他必須下血本安撫“猘兒”孫策。曹操涎著臉託媒人到東吳提親,把侄女嫁給孫策的四弟孫匡,又為兒子曹彰娶了孫賁的女兒。名為秦晉之好,其實是互換人質,表明彼此忠誠。孫權與孫翊也都被曹操任命的揚州刺史嚴象舉薦為茂才。漢朝的察舉制,選拔人才的途徑除了舉孝廉還有舉茂才。孝廉重視品德,茂才重視才能。茂才只有高官和地方長官才能推薦,並非每個地方都有,因此茂才名額更少,往往全國只有二十幾人。加上此前孫策被拜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孫氏四兄弟就都與曹操扯上了關係。看來,相士劉琬給曹操提供的情報是說孫氏四兄弟都很了得。
從征討黃祖的戰場上凱旋,就是過年了。
二月份,孫策要孫權率領軍隊攻打匡琦城(在今江蘇淮安境內,一說在今安徽當塗)。陳登一直想為叔父陳瑀報仇,當然志吞江南才是他真實的內心,只不過打起報仇的旗幟,更容易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