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部分,三國那些人那些事,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水易量,君心難測——

在李嚴到永安半年之後,章武三年春二月,諸葛亮被召到永安。也許,人在快要走到生命終點的時刻,能聽得到死亡之神逼近的腳步聲。劉備開始安排後事了。

諸葛亮與李嚴的權力博弈,其實早就開始了。

劉禪當時陪著父親在永安,一旦劉備山陵崩,李嚴近水樓臺,肯定會佔得先機。諸葛亮自有妙計,他在杖二十以上案件都要親理的情況下,還專門為劉禪親筆抄寫了《申》①《韓》②《管子》③《六韜》④四本書,要劉禪學習,可惜還沒等送到永安,諸葛亮辛辛苦苦抄完的這幾本書就丟失了。這件事情,劉備一開始並不知道,是臨死前才聽說的。這很耐人尋味,諸葛亮日理萬機,卻不惜辛苦地為太子開發培訓教材,難道這僅僅是出於對劉禪的關心?雖然,劉禪在封為太子時,冊書上有劉禪對諸葛亮“敬聽師傅”的說法,但是堂堂丞相大人,居然屈駕做抄抄寫寫的低端工作,恐怕是用這一行為提醒劉備並警告李嚴:劉禪,我的!

白帝城頭春草生, 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陌上動鄉情。生機蔥鬱的四月來到了。永安宮,劉備躺在病床上,痴痴地想:涿縣的那株大桑樹,也該亭亭如羽葆蓋車了吧。

劉禪在眼前,劉理在眼前(雖無史載,但劉永也該在場),諸葛亮在眼前,李嚴在眼前——死亡在眼前。

“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劉備把“封禪永理”安排給諸葛亮和李嚴,溘然長逝。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了一番含義深遠的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啊,我知道你有本事,如果我兒子有出息,你就輔佐他,沒出息,你就取代他。

這真是劉備的真實內心嗎?劉備說這番話時,李嚴應該是在場的。劉備是在告訴李嚴要絕對服從諸葛亮,還是提醒李嚴防備諸葛亮篡位?

海水易量,君心難測。我們不知道劉備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時的真實內心。恐怕,連諸葛亮和李嚴也難以確定劉備到底要說什麼。

劉備一生最後的一次人事任命給了李嚴,讓其擔任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相當於軍事一把手。諸葛亮是丞相,統內外政事,政務一把手。諸葛亮與李嚴,一主一次,一政一軍,諸葛亮治成都,李嚴鎮永安,一內一外。

為什麼讓李嚴擔任中護軍?劉備說得明白,李嚴這個中護軍,“統內外軍事”,一旦有戰事,有權力調動全國所有軍隊,當時在蜀漢就是大都督。這樣,李嚴就可以牽制諸葛亮。諸葛亮要是真的把劉禪拉下馬,“君可自取”,那李嚴也可以率領全國軍隊討伐諸葛亮。

為什麼讓李嚴留守永安?這是為了東線防禦,為蜀漢看好東大門,威懾東吳。全國大都督做邊關守將,有點欺負人的意思。為什麼不另調別將來守永安,讓李嚴和諸葛亮一塊回成都主政?這就是劉備用人藝術爐火純青的體現了。當時蜀漢的軍事版圖為三分之勢:漢中軍區,由漢中太守魏延控制;成都軍區,由兼任司隸校尉的諸葛亮控制;永安軍區,由中護軍李嚴控制。三方力量,互為掎角。從配合上說,諸葛亮威懾國內反賊,魏延威懾曹魏,李嚴威懾孫吳;從牽制上說,任何一方有非分之想,其餘兩方都可圍而攻之。

劉備是要李嚴永遠留在永安?當然不是,否則就不是“亮正嚴副”了。劉備看中了李嚴的軍事才能,要他臨時穩定永安局勢,等局勢穩定後,成都再派人接替李嚴,李嚴回成都,與諸葛亮共同輔政,二人一文一武,扶劉禪上馬。劉備是要李嚴“統內外軍事”,他不會要李嚴長成永安的一塊城牆磚。

亮正嚴副,一個看來很平淡的輔政安排,卻藏有無窮機關。劉備白帝城託孤,箇中奧妙,誰又能讀出其中的帝王之術?

任何權術,都會敗給人性。諸葛亮從早年在躬耕南陽時就自比管仲、樂毅,吟嘯人生,志比天高,李嚴則一身不可觸犯的鱗甲,他們會心甘情願地遵守劉備預設的規則嗎?

①《申》記述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思想的書籍。

②《韓》記述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思想的書籍。

③《管子》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著述總集,有法家傾向。

④《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相傳為姜子牙所著。

三 權力博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