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部分,三國那些人那些事,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遜養成了做事前先考慮別人感受的習慣,現在,他在體驗著百姓的感受。

孫權得到報告:“海昌屯田都尉開啟官倉,賑濟貧民,獲得了百姓擁戴。”

孫權說:“就該以民為本嘛。”他私下裡卻想:分給百姓糧食,這是傻子也會做的事,徵糧才是本事,海昌屯田都尉肯定是書生!

孫權得到報告:“海昌縣屯田都尉扶持農桑,惠澤黎民,百姓都說遇到了一個好官。”

孫權說:“為官當如此嘛。”他私下裡卻想:這個年頭,勸農扶桑十年,不如東征西討一年收穫大,海昌屯田都尉果真是書生!

內心發完牢騷,孫權突然想起什麼,問報告的人:“海昌屯田都尉是誰?”

“回主公,是陸遜。”

“莫非是吳郡陸家的人?”

“正是。”

“哦。”孫權應道,但是他根本沒想起陸遜這個名字。陸遜的官太小,要是連一個縣屯田都尉都得孫權過問,孫權的腦袋還不得撐破啊。要是陸績的話,孫權肯定知道,懷橘陸郎嘛!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陸遜悶著頭在海昌做屯田都尉,每天看看禾苗,看看桑葉,看不出職場的臨界點在哪裡。這年月,會打仗,能徵糧,善徵兵,這樣的人才能得到提拔,像陸遜這樣的書生,抱著書本,對著上面的儒家教條,一個勁地勸農務桑,有啥前途呢?

事實上,不僅僅是孫權無視陸遜,就連起初對陸遜感恩戴德的老百姓現在也開始責怪陸遜了。有一天,陸遜再次下鄉督促百姓屯田,一進村,就被眼前的慘相嚇呆了:房屋全被燒燬,街道上屍體枕藉,廢墟里傳來痛苦的呻吟。

“怎麼了?”陸遜扶起一個傷者,又驚又怒地問。這個傷者陸遜認識,就是這人在去年領著村民敲鑼打鼓地叩謝陸遜,感謝陸遜讓他們吃上飯。

“怎麼了,還不是全怪你!”傷者責怪陸遜。

陸遜在海昌勸農務桑,海昌連年豐收,引來了土匪,燒殺搶掠,反倒不如沒收成的時候。聽完傷者的訴說,陸遜沉默了,抬起頭看著眼前的屍體,無比痛苦,他真的覺得村民是因他而死。

“為什麼不消滅潘臨呢?”陸遜說。潘臨是會稽郡的頭號山賊頭目,而海昌縣隸屬於會稽郡,海昌屯田都尉陸遜當然知道這個名字。也許是因為這是一個做匪才能活下去的時代,潘臨活躍多年,官府竟然無可奈何。

剿滅潘臨是會稽郡的事情,陸遜以會稽郡屬官的身份向郡守請求剿匪,郡守一攤手:“軍隊呢?”軍隊都被孫權拉去爭奪天下了。

陸遜又給孫權寫信,陳述剿匪的好處和方案。孫權沒理睬他,因為他不想把軍隊交給一個書生糟蹋。陸遜說:“用不著另外派兵。”

不要軍隊,不耽誤打天下,孫權何樂而不為呢?他答應了陸遜的要求:“你折騰去吧。”

書生陸遜,自有錦囊妙計。很多因戰亂而躲藏在深山老林的流民紛紛轉告:有一個叫陸遜的人,募人屯田。誰願意像野獸一樣生活在野外啊?人們紛紛出山投奔陸遜。有了人,就有了軍隊。農忙時種田,農閒時練兵。練好了兵,陸遜就帶領著深入山林討伐潘臨。潘臨悲哀地發現,他的各個山頭開啟寨門歡迎陸遜,彷彿他就是救世主。沒有人願意做匪,所謂匪徒,也不過是因饑荒或者躲避兵役而逃到山裡的,只要給活路,他們何嘗願意揹著匪的名聲呢?童年時養成的換位思考的習慣,幫助陸遜佔領了匪的內心。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使自己的訴求與對方的心意一致。沒爹的孩子,因為沒有父愛的呵護,更需要換位思考,從而獲得支援,才能預防侵害。

沒要一兵一卒就剿滅了潘臨,而且徵募了一支兩千多人的部隊。這個書生,還真不可小覷呢。孫權開始關注陸遜了,正好鄱陽一帶又有叛賊作亂,領頭的叫尤突——尤突,尤其突出,更難對付,那就讓陸遜去試試吧。

哼,說不定上次是瞎貓遇見死耗子呢。

可是,陸遜領兵前往,再一次輕輕鬆鬆就搞定了問題。孫權終於開始對陸遜正眼相待了,他想提拔一下陸遜。可是,能夠體現陸遜才能的職位早就沒了,孫權就新設了一個叫定威校尉的官職,任命了陸遜,讓他駐紮在利浦(今安徽和縣東)。由都尉到校尉,升了一級,並沒有破格,但是定威校尉掌管征伐,算是當時的主流職業了。陸遜終於突破了職場臨界點。

說真的,孫權不缺少能打仗的手下,他也沒指望陸遜為他打什麼大仗、惡仗、硬仗——有周瑜、魯肅、呂蒙、甘寧、黃蓋、程普、韓當、周泰、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