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部分,三國那些人那些事,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祖對蘇飛還是很信任的,他果真把甘寧派去了邾縣做縣長,但是,不久他又派了一個人去邾縣做縣長——甘寧叛逃到東吳去了。
賊就是賊啊,黃祖感慨頗深。
就這樣,甘寧悄悄地離開了荊州,沒帶走一片雲彩,但是帶走了一大幫情願跟隨他的弟兄。
當甘寧踏上江東的土地的時候,淩統和他的朋友們又開始了對甘寧畫像的新一輪射擊。
第二節 閃亮登場
被需要才有價值——
有人為了說明自己的低調,就挑竿大旗,上寫兩個大字:低調。要知道,承認自己的高調是多麼難的事情啊。
江東也是這樣,沒有人承認自己是高調的。那就用事實說明誰是江東最高調的人吧。
江東最高調的人是淩統?
淩統高調。甘寧射殺了他的父親的時候,他才十五歲,小小年紀就掌管了父親的部隊,這還不是他最高調的行為。孫權派去的軍督陳勤,仗著自己能代表孫權,欺負淩統,還辱罵早就過世的凌操,淩統拔出刀來後,他就不罵了——因為淩統把他砍了,幾天後就死了。但是,這還不是淩統最高調的行為,他時刻想著殺了甘寧,得報殺父之仇,這才是他最高調的行為。
可是,甘寧不管這個高調的人,大搖大擺地從黃祖處投奔江東,看到淩統,也絕不繞開走,一副你有本事你就來的高調樣子。
甘寧面前,淩統不高調。
江東最高調的人是張昭?
張昭高調。張昭張大叔,在北方時就是名人,早年的徐州牧陶謙讓他做官,他高調地拒絕。孫策時候,奉他為謀主,現在孫權又奉他為仲父,以“張公”稱呼他。看來,高調歷史最長的,就是張昭了。孫策死時,把孫權託付給他;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死時,把孫權託付給他——現在他把自己看成是孫權的監護人,更加高調了,動不動就訓斥孫權,就像訓兒子一樣。
可是,這麼高調的人,那次居然被新來乍到的甘寧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甘寧剛來江東,就介入了江東最核心的問題——討伐荊州。本來,張昭等文臣主張穩定壓倒一切,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來才好,不主張現在就討伐荊州。事實上,孫策、孫權幾次討伐黃祖都是無功而返。可是,甘寧一來,板凳還沒坐熱乎,一杯茶剛下肚,就開始了面對孫權的演講。土匪出身的甘寧,當然不會規規矩矩地上來第一句就是:“我演講的題目是……”可是如果非要題目的話,那他的題目可以是“討伐荊州可行性分析”。
甘寧:曹操勢力越來越強大,江東只有取得荊州,才能壯大力量與曹操抗衡。
張昭:慢慢來,慢慢來,心急吃不得熱豆腐。
甘寧:不及早動手,別說熱豆腐,連豆腐渣都吃不上,劉表見識短淺,兩個兒子不成器,曹操肯定會下手的,江東不能在曹操之後再圖謀荊州。
張昭:黃祖這個老傢伙,可是不好對付的啊。
甘寧:黃祖老了,越來越糊塗,似乎是老年痴呆前期,不得人心,而且他缺少軍糧,手下人貪汙受賄,剋扣軍餉,怨聲載道。
張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甘寧:現在黃祖那裡,舟船戰具,荒廢不修,軍紀渙散,江東出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張昭:可是,可是……
甘寧:攻破了黃祖,就開啟了荊州通道,然後可以圖謀巴蜀,那時,哈哈,天下……
甘寧最後這話沒說完,因為孫權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孫權興奮地對甘寧說:“就按你說的辦?”
“不行!”張昭急了,說,“吳下形勢令人擔憂,現在應該先穩定內部,如果草率出征,恐怕會引發禍患。”
看著張昭緊張兮兮的樣子,甘寧無比的痛心,說:“主公把蕭何那樣的重任交給您,您卻故步自封,縮手縮腳,又怎能達到蕭何那個境界呢?”蕭何是劉邦取得天下的最重要助手,有膽有識,運籌帷幄,縱橫捭闔,甘寧拿他來對比嘲諷張昭。
孫權看看張昭,又看看甘寧,舉起酒杯來敬甘寧:“行吧,今年就討伐荊州,就像這杯酒一樣,我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你了。你要好好規劃,我們一定要攻克黃祖,不要顧忌張長史說的話。”史書記載得很明白,平時孫權稱呼張昭為“張公”,但是這次卻稱呼他為“張長史”。
以後,再也沒有人說張昭高調了。
江東最高調的人是孫皎?
血統上,孫皎是孫權的堂弟,單憑這一點,他什麼也不做,就可以比別人高調。何況,他還掌握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