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冬眠
方莫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冬眠,開局當面壁者,投靠三體震驚全球,方莫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危機紀元第200年,距離水滴抵達地球,剩餘5年。 “我需要冬眠。” “是的,你需要冬眠。” 白冰斬釘截鐵的道。 “還有其它的辦法嗎,現在的時間很緊張,我冬眠的話可能會耽誤很多重要的事情。”林璇道。 “就是因為時間緊張,所以我才決定讓你冬眠去完成超夢世界的第三階段。”白冰無奈的長嘆了一口氣。 “冬眠狀態下,你的大腦會異常活躍,這時是灌輸記憶到你大腦中的最好時機,否則的話,時間將會慢上十倍不止。” 經過白冰的多年研究,終於將腦聯網技術的最後一塊拼圖補齊了。 “去中心化!” “我們需要拆解掉資料庫,將所有的資訊儲存在人的大腦裡!” “如此一來,人類將徹底擺脫三體人智子的監視,而腦聯網技術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滴血重生】的聯網技術。” 只要承擔腦聯網技術的個體……或者叫資料體不死亡,腦聯網技術將會一直存在。 市面上任何一種電腦病毒,任何一種思想控制手段,都對腦聯網無效,人類將會從此進化成為一個全新的種族,迎來下一次的技術爆炸! 但有個問題,雖然沒有中心資料庫了,但依舊需要有一個排程站,來負責管理所有的子埠,將他們的資料與提問匯總並傳播給另一子埠。 為此,白冰還特意做了一個測試。 他讓10名受試者分成五組,然後連線上腦聯網開始提問問題。 A提問問題:為什麼小孩要聽大人的話? 然後這個問題,被由作為排程站的白冰傳輸給B,C,D等其餘9人做出回答。 其中,B的答案為:因為大人比我們更具有生活經驗。 C的答案為:因為大人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還多。 D的答案為:我覺得小孩並不需要聽大人的話。 9個人給出的答案各不相同,然後,作為排程站的白冰開始將這幾個答案嘗試進行同步校驗,補充出幾個類似選項,再次反饋給10名受試者,開始對答案進行反駁。 B答案交給了E,E反駁道:生活經驗只是眾多經驗中的一種,大人並不一定在每個方面都具有經驗,且經驗並不一定正確,所以駁回答案。 C的答案則交給F,F反駁道:可能他只是愛吃鹽。 最後D的答案被G,H,I三人贊成,不反駁,被J反駁,反駁理由為:如果大人已經在某些領域取得一定成就,那麼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少走一些彎路未嘗不可。 答案再次被匯總到排程站,再次向下傳輸,眾人再次反駁。 這個過程在不斷持續,來來回回進行了大約一百多次後,反駁答案的理由已經從最開始的較為隨意,升級到了哲學與社會學層次的問題。 進行到第1000次的時候,這個問題已經被上升到了人類起源。 進行到第次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在嘗試建立一個假想的宇宙模型。 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就是如此,只是思想解放不利於封建統治階級,獨尊儒術才能安國興邦。 人的思維只有在碰撞中才能誕生新的火花。 在這場測試中,每個人都是一場辯論賽的辯手,他們窮盡自己所學的一切,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與其它的人進行博弈。 弱者很快被淘汰出局,但他們並不懊惱,反而是想著怎樣去透過學習別的知識,來再次推翻對方的觀點。 強者也不會形成固定思維,他們不僅要嘗試論證與自己觀點相符合的答案,還要論證與自己觀點截然相反的答案,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他們便完成了對客觀事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知。 這就是林璇最終想要的東西。 一個足以統合全地球人類智慧的超級計算機。 如同人工智慧一樣,理論上而言,只要時間足夠,這臺超級計算機可以算出宇宙中的任何問題。 當然,科技水平也得跟得上才行,要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光是一群人在那裡空想,那要能得出來答案就見鬼了。 要那樣的話,林璇可以直接讓他們計算宇宙大統一理論,引起真空衰變,召喚排險者來了。 “問題依舊是那個問題,這個排程站的位置應該誰來做?”白冰問出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這還只是十個人的思維碰撞,如果想要融合幾十億人的思維碰撞,那作為排程站的大腦必須要慎重選擇。 主要存在的可見隱患分為三類。 第一是排程站將會知道所有的結果與運算過程,等於說全人類在他面前都將不存在任何秘密。 第二是排程站的精神狀態,同時負載這麼多人的思維碰撞,所需要消耗的精神是非常龐大的,他從此以後可能都無法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休眠。 第三是白冰的一個猜測,那就是海量的意識體透過排程站傳輸,很可能會讓排程站的本體失去對“自我”的認知。 這是相當可怕的,那將會創造出一個真正的怪物!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