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羊角錘,海上尋寶筆記,散寒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太師,你不會是騙人的吧,做木工還有這麼多種類的工具。”高峰義說道。
鄭海軍說道:“瑞典人,木工可是我們中國最古老的職業技術人呢。現在的木工,比大多數的技術工都賺錢。”
“木工這麼賺錢啊?我怎麼不知道啊。”高峰義說道。
鄭海軍說道:“你是接觸的少。我在廣州打工的時候,隔壁租房的就是一個木工。他是入門的工人,工資不算高,他師父就高了,一個月好幾萬塊。”
“工資這麼高?早知道我也當一個木工了。”高峰義非常驚訝地說道。
鄭海軍說道:“雖然說,現在的木工師傅工資是不錯的,收入過萬,可是現在的人,沒一個願意幹這行了。當時我隔壁租房的那位師傅說過,他一直想招學徒,可是就沒有找到一個願意學的。有幾個也是學了兩天,就受不了走了,不是說太辛苦,就是說太危險,而且,木工需要的技術非常難學。”
馬太師說道:“木工的技術,確實是非常難學的,就是能熟練地用那麼幾種工具,都能讓人學到頭髮發白,也不一定能學到點上。”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喊了出來。
“大家看,這是什麼?”凱恩斯蹲在身邊一堆木料堆的旁邊,喊著話,示意大家過來看。
鄭海軍立即開啟手電筒,照了過去,看見凱恩斯正在翻找木料堆裡的東西,他的手上拿著一塊像錘子的鐵塊。這個東西,不就是錘子嗎?
鄭海軍說道:“這是錘子啊。”
“對啊,就是錘子啊。這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啊。”高峰義說道。
馬太師說道:“我們過去看看吧,或許,我們能從這個錘子身上,找到一些線索。”
不一會,鄭海軍、馬太師、高峰義和李雅麗就來到了凱恩斯的身邊。
凱恩斯說道:“這塊鐵塊,像是錘子。年份,不詳。製造者,不詳。什麼人在使用,不詳。為什麼遺落在這裡,不詳。”
馬太師說道:“凱恩斯,你可以把這塊錘子給我看看嗎?”
凱恩斯說道:“可以啊,沒問題的,你好好看一下吧,這塊錘子的鐵塊究竟是什麼東西。”
說完這句話,凱恩斯就把錘子遞給了馬太師。
馬太師接過了錘子,仔細觀察了起來。鄭海軍則在馬太師身邊,自己看著這塊錘子。這塊鐵塊明顯就是錘子了,是我們中國民間最常見的帶著羊角形狀的錘子。這塊錘子的頂部一面是平坦的鐵面,這是以便敲擊東西的部位,另外一面就是像羊角的錘頭,這一頭扁平向下彎曲並且開V口,目的是為了起釘子。這是一塊非常常見的錘子,在中國,真的非常常見,鄭海軍是見得多了。這塊錘子,錘柄已經沒有,在錘頭中間的錘柄洞口,還有斷裂的木頭錘柄在中間,很明顯,這把錘子的錘柄,是木柄結構的。
馬太師摸了摸鬍子,說道:“這塊錘子可以定性了,這是一塊羊角錘。”
鄭海軍說道:“這塊錘子我是在很多地方都看見過,原來叫羊角錘。馬太師,你不說,我還真不知道呢。”
“對啊,這種錘子,真的是,見得太多了。馬太師,我算是學到一課了,原來這叫羊角錘。”高峰義說道。
凱恩斯說道:“這種錘子,是什麼年代發明的?”
馬太師說道:“在古羅馬的年代,羊角錘就在歐洲發明出來了,中國是沒有的。不過呢,這塊錘子很明顯是現代的錘子。現代真正意義上的羊角錘是美國鐵匠大衛·梅德爾於1840年發明的。他使用楔形銎眼插入錘柄後反向打下木楔,這樣錘頭就更為牢固。此外,他還把羊角升級成為曲面,拔起釘子就更為方便了。這種新型羊角錘一推出,就廣受市場的歡迎。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羊角錘都沿用了梅德爾的設計,在美國,有人把羊角錘叫做梅德爾錘。”
鄭海軍說道:“1840年?這在中國是什麼年代?”
馬太師說道:“1840年,也就是中國的清朝道光二十年。這一年,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敲開了古老而又封閉的滿清王朝的大門。”
鄭海軍說道:“我說怎麼這一年份,我好像非常熟悉,好像在哪裡聽說一樣。原來是鴉片戰爭爆發的這一年。”
凱恩斯說道:“按照馬太師的意思,這種錘子是1840年發明的,說明在這裡,是在1840年之後發生的事情。”
馬太師說道:“對的,說明了這塊錘子,是1840年之後,有人進來的時候,放在這裡的。”
鄭海軍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