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一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零一二七章 忠言與良藥 如何可兩全,2012前傳,齊一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我們海藍的形象標識,或者說是我們品牌的人格化形象”崔寧包含著深情,繼續講述:
“海藍兄弟,來源於1985年我們於董事長創業時引進的德國品牌,李博海藍,這也是我們品牌以及四星級冰箱的開始。
1991年,我們的品牌成為國家馳名商標,1993年,品牌形象和內涵在於董事長和專業公司的指導下,將海藍品牌以及海藍兄弟註冊為商標。
在企業高速發展和品牌獲得極高美譽度的同時,幾乎每個龍國的消費者都知道我們的海藍和海藍兄弟,象徵著友誼、合作、音樂和生活的美好,也根據這個形象拍攝了一系列的動畫片,獲得了一定的認同感,同時也對品牌有著很好的宣傳作用。
但是我們也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就是海藍兄弟這個可愛的形象和很多產品品牌之間,有著一定的不對稱和意義不明,或者說我們的海藍兄弟作為企業品牌的重要人格化形象,是不是適合所有產品。
可愛不能代表一切。尤其是前兩年跟風國內*市場推出了我們的*,海力,亞健康這個概念在國內得到了普遍認可,這個概念的提出我也參與了,當時我就建議不要用海藍的品牌痕跡,直接用海力品牌,但是當時人微言輕,還是加上了海藍集團出品這樣的品牌背書。
現在海藍又開始涉足房地產、小家電和服務業,印刷業,餐飲等行業,以及控股參與其他更多行業,屬於標準的多元化發展,但是很多產品品類是虧損的。
或者說因為某些行業有利潤,我們財大氣粗,就認為有機會,就去掘金,這和一個人一樣,時間精力有限,應該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這都是一個考驗。
我們太相信海藍品牌的市場效應,認為海藍品牌所到之處,必然是馬到成功,喪失了當年做冰箱、空調、洗衣機的執著精神。
電風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海藍進入這個市場卻不願花力氣,認為技術含量不高,一遇挫折,就馬上淺嘗輒止,結果,我們遭遇了其成功以來的首個滑鐵盧,目前,市面上幾乎已看不到海藍的電風扇產品了。
但是實際上,我們知道,德國的電風扇,包括最新技術的風扇,是絕對領先於我們國內品牌的。當初我們創業之初,引進德國冰箱生產線,是因為看到了不足,那為什麼到了今天,我們就自認為我們處處領先,而看不到某些不足了呢?這豈不是自我麻痺和罔顧事實嗎?
說起松夏,所尼,它是家電,說起賓士、寶馬,它是汽車,說起麥當姥、肯德吉,它是餐飲,說起富士、柯達,它是膠片,說起潔寶、花王,它是洗化。海藍究竟要給公眾留下一個什麼品牌形象?海藍的多元化,究竟應該如何從品牌層面,先解決認知和溝通的問題呢?
依靠著冰箱、彩電、空調養活著成百上千的其他產品品類,就像海藍兄弟兩個孩子,要承擔著無數生活的重擔一般,我覺得這兩個孩子肯定很累,而且有些行業,使用海藍兄弟,我是堅決不認可的。
我們的同城兄弟,綠島啤酒,我和董事長彭大將軍也很熟悉,他也請我喝過很多次啤酒,他們的品牌矩陣,就是綠島主品牌和幾十個副品牌,這樣既保證了主品牌的高階,又可以在很多區域以副品牌拉近消費者距離,有很多科學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對於多元化我沒有意見,但是對於品牌的使用,應該如何更科學的針對某些品類進行子品牌管理,這是我思考的第三個問題”
略一停頓,崔寧繼續說道:
“至於我們提出的真誠到永久,以及服務理念,我覺得在品牌升級和重塑中這不是問題,品牌的升級並不意味著否定過去,而是如何面對今天和未來。
所以今天我們坐在這裡,更多的是思考如何使海藍品牌在面對新世紀的時候更具競爭力,更有影響力和創造力。我的建議就是由內而外,由心到行動,由品牌形象到子品牌管理,包括於董事長的個人品牌管理,具體起來有下面十個步驟、方法和要義。”
崔寧講了一個小時十分鐘,討論的時間一是一個多小時,加起來的時間接近兩個半小時。
第二家公司是一家國際大型4A公司,也是這次競標隊伍中最龐大的一支,他們足足來了十二個人,等待的這兩個多小時確實有些難捱,因為於董事長最後足足講了二十分鐘的總結:
“首先感謝崔寧和他的公司團隊,作為提案的第一家公司給我們帶來了如此精彩的開場,也給我上了一課,讓我思考了很多很多。
一個多小時的講述中我是如坐針氈,然後又慶幸這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